【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21世紀,是一個需要利用和合理規劃資源的時代。目前,人口已經超過76億,在資源限定而人口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節約和利用資源,成為了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問題。
其中,城市交通問題尤為凸出,由于城市空間有限、土地資源緊缺,隨著涌入城市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以及車輛保有量的持續上升,各國均有停車難、停車貴、停車秩序紊亂、停車不易管理等諸多問題產生。
針對停車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一直以來,各國都是通過懲處方式和監督方式的改進來盡量緩解。
例如日本從2006開始,通過兩人一組暗處突擊的方式,抓捕違章司機來加大監管和懲處力度;加拿大規定車停在哪個建筑門口,人就只能去哪個建筑,否則將會進行懲處;巴西則采用便簽紙貼遍違規車輛全車的奇葩方式,讓違規司機不敢再犯......
雖然各國治理停車違規問題的措施各不相同腦洞大開,也各有各的特色和效果,但普遍治標不治本。
就如韓國和日本兩個國家,由于停車費用過于高昂,甚至高過了罰金,不少車主都主動選擇違規停車,用罰金來取代高額停車費,即使政府不斷加大監督和懲處力度,但依然屢禁不止。
此外,采用人力監督和法規懲處的方式也存在固有弊端,一方面近年來人力成本正在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法規制定、頒布和應用的周期也過長。因此,眼下各國都在積極尋找新的破除停車難題的辦法。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等各種高新技術的日益發展,如今,各國從科技的曙光中看到了解決停車問題的希望。
目前,新加坡從2017年開始推出了停車應用APP,利用互聯網絡的方式來找車位和繳費,一定程度緩解停車秩序亂不好管理的問題;芬蘭也建立車牌數據庫,采用大數據管理車牌,保證車輛管理的秩序和效率;新西蘭采用咪表自主繳納停車費,通過電子表的應用來簡化停車流程,加快車輛進出效率......
可見,運用科技的力量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停車,正在成為當前各國探索的方向,而要說到真正的“無人停車”和“智慧停車”,機器人無疑才是主力軍和未來趨勢。
近年來,國內外已經有多個國家開始了無人停車場的建設和停車機器人的應用。2017年,法國戴高樂機場應用了停車機器人,一款名叫“斯坦”的代客泊車機器人用電力驅動自主泊車,不僅效率驚人,也省下了各種人力泊車費用和維修、清潔成本
同時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機場也出了代客泊車機器人。據了解,車主只需利用航班信息進行服務預定,再將車輛停到*位置,接下來的事情機器人就將全部給你搞定,車主需要做的就是取車時再過來即可。
這些機器人晚上會自主將所有車輛進行排列處理,全程無人參與自動化極高,不僅節省了各種停車成本,也加快了停車管理效率,對于使用方和管理方來說都是極大的便利。
而從去年開始,我國各地也相繼出現應用了停車機器人的智能停車庫。
2017年年初,南京夫子廟附近的智能停車庫,采用了AGV機器人作為搬運汽車的重要工具;2017年8月投入使用的深圳龍崗區婦幼保健院智能停車庫,也采用了停車機器人作為智能泊車工具;今年7月5日,長沙達美中心停車場也迎來了一款智能停車機器人;年底,杭州湖濱銀泰綜合體五期的智能停車庫也將推出,內部將同樣采用AGV機器人作為智能停車載體。
據了解,各國正在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智能停車設施。我國也發布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等重要政策,對在智能車庫中占核心地位的機器人的發展做出了有效指引和規劃。
未來,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各國應用停車機器人和智能車庫的進程還將加快,等到機器人成為助力停車問題解決的主力時,各國的停車難、停車貴、停車秩序紊亂和停車管理不易等問題終將從根本上得以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