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未來三年,整個廣東省將會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智慧路燈替代傳統路燈也將步入快車道。
5月2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各地政府要開放社會桿塔和通信桿塔資源,推廣具有“一桿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燈桿,紓解基站站址緊缺問題。
各地住房城鄉建設(或城市綜合管理)部門將探索建立桿塔資源共建共享和有償使用制度,構建統一桿塔信息平臺,推進鐵塔基站、路燈、監控、交通指示、廣播電視等各類桿塔資源集約建設和“一桿多用”改造。目前,“一桿多用”已在廣東落地,“智慧路燈桿”在深圳大鵬新區和華強北隨處可見。未來,廣東鐵塔將繼續積極推動“一桿多用”在廣東各地落地。
“智慧桿塔(一桿多用)”試點工作
《惠州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以下簡稱惠州市行動計劃)提出,惠州市將開放社會桿塔和通信桿塔資源,推廣具有“一桿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燈桿,紓解基站站址緊缺問題。《惠州市行動計劃》提出明確目標:到2020年,潼湖生態智慧區成為“一桿多用”先行區,西湖景區、羅浮山景區作為景區試點完成“一桿多用”改造。
《梅州市行動計劃》明確指出,梅州市各級政府要開放社會桿塔和通信桿塔資源,推廣具有“一桿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燈桿,紓解基站站址緊缺問題。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根據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牽頭組織在各縣(市、區)開展試點,明確由具有較好市場基礎的桿塔建設企業具體實施。探索建立桿塔資源共建共享和有償使用制度,構建統一桿塔信息平臺,推進鐵塔基站、路燈、監控、交通指示、廣播電視等各類桿塔資源集約建設和“一桿多用”改造。
另外,根據《中山市行動計劃》要求,中山市將開放社會桿塔和通信桿塔資源,推廣具有“一桿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燈桿,紓解基站站址緊缺問題。以提升通信人性化、照明舒適化、監控智能化為出發點,以“智慧桿塔”為主要載體,集5G無線寬帶網、物聯網、視頻安防、地下管網建設于一體,融合數據信息采集、分析與發布功能,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5G網絡
惠州市將重點推動4G、5G、NB-IoT等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其中包括廣大市民關心的5G網絡布局建設。《惠州市行動計劃》提出,中國鐵塔惠州分公司和電信運營企業要積極配合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 “智慧大道”,布局滿足無人駕駛汽車的信息基礎設施,開展“一桿多用”試點建設,力爭將潼湖生態智慧區打造成5G先行區。
關于5G網絡,《梅州市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將按照省的部署和要求,鐵塔公司會同經信、城鄉規劃等主管部門,統籌電信基礎運營商的建設需求,以5G網絡站址布局為重點,制定全市移動通信鐵塔站址建設規劃(2018-2022年)。2020年底前,加快啟動5G網絡規模化部署。
《中山市行動計劃》則要求,2018年底前,中山鐵塔公司會同城鄉規劃、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統籌電信運營企業的建設需求,以5G網絡站址布局為重點,制定全市移動通信鐵塔站址建設規劃(2018-2022年)。探索建立5G網絡共建共享機制,支持中山鐵塔公司統籌建設5G網絡所需通信鐵塔和基站機房。支持我市行業參與5G標準制訂,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和網絡試驗。2020年底前,全市全面啟動5G網絡規模化部署。
其實,“一桿多用”的試點工作已經全國范圍內相繼開展,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武漢、杭州、揚州、馬鞍山等多地開始試點工作。在路燈桿下為車充電、遇到危險一鍵報警、“蹭”無線網絡、肇事逃逸車輛車牌識別……或許將成為今后的常見場景。
作為“一桿多用”改造*,智慧路燈將4G/5G微基站、WiFi設備、傳感器、視頻監控、RFID、公共廣播、智能照明、信息發布、充電樁等城市基礎設施綜合整合,使得如同城市的神經末梢一般能夠充分對信息進行采集、發布、傳輸,形成一張智慧感知的網絡,通過深度整合多類型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集約、 統籌”,大幅度降低城市建設成本提升城市運維效率,為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多重效益。
“一桿多用”的推廣為智慧路燈發展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在智慧城市中離普通人近的基礎設施,智慧路燈取代傳統路燈的進程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快。隨著國家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視,瞄向智慧路燈開發建設的企業將迎來另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