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在*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美麗中國”、“夜游經濟”、“城市改造”等持續發展需求的催生下,夜景亮化煥發出勃勃生機。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表現形式不斷涌現,持續不斷的為城市發展創造價值而表現出新的發展機會!
一、我國景觀照明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大背景下,全國有三十多省會及直轄市,七百多地級市,二千多縣城及更多小鎮,具體表現在城市形象升級改造,夜游經濟發展與文化旅游、智慧城市等融合發展。對“光”需求急速增加,每年市場千億可期,市場持續發展至少可以延續五年以上。
2008-2012年,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對夜景亮化涌現出新需求,景觀照明出現萌芽。由于政治經濟等因素,2013年市場出現了低迷期,對照明企業產生巨大沖擊,市場進行了一輪大洗牌。2016年,杭州G20峰會在中國舉行。《憶是杭州》文藝晚會使用全息投影技術,將科技手段和自然環境融合驚艷了世界。隨后,2017廣 州《財富》論壇、各地城市燈光秀盛行、特色小鎮遍地開花......預示著照明行業從2016-2018年悄然進入了復蘇期。而隨著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70周年、建黨 100周年、博鰲亞洲論壇等重大事件的接踵而至,2019-2021 年照明行業將會迎來一波全面的井噴期。
縱觀照明行業近十年的發展歷程,可概括為“試水期—成長期—成熟期—創新及重塑期”。現今,照明行業井噴期的大門即將開啟,其強勁的發展勢頭主要突出表現為:
1、國家政治活動的城市夜景照明,成為展現國家風貌的重要組成,如北京“一帶一路”會議的懷柔夜景照明,廈門“金磚五國”會議的鼓浪嶼夜景照明等。2018- 2020年間各大城市的大型事件活動,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70周年、建黨100周年、博鰲亞洲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2019年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及某些城市的祝活動等,將為景觀照明的持續發展提供催化劑。
2、城市建設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景觀照明作為城市基礎建設的一部分,極大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的質量,提高了城市公用服務的管理水平,如赤峰市、上饒市等。2016年住建部發布了“城市雙修”計劃,既有保護又有修復,包括生態城市、道路、景觀各方面,也明確提出夜景是其中一部分。
3、文化旅游城市為吸引更多游客,將城市亮化作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投入,如青島市、西安市等;夜游經濟將城市夜晚點亮,創造特有的城市景觀,體現城市文化的同時增加了旅游消費及夜間消費,夜游經濟的興起為城市、景區等旅游目的地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主要體現在延伸游客消費時間、提升游客消費體驗、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等多個方面。
4、特色小鎮建設熱潮,城市景觀照明迎來發展機遇,如茅臺鎮的建設。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于2016年7月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至2020年前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隨后,住建部于2016年10月公布了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于2017年8月公布了第二批276個特色小鎮名單,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熱潮已經開啟。作為打造小鎮特色的重要環節,景觀照明將直接受益。
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燈光的表現形式越來越豐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也隨之被賦予更多的價值:
1、視覺藝術:震撼的視覺體驗使人們感受到生活之美,開啟人們的心靈;
2、城市文化及形象:光是一種語言,能清楚地表達城市構筑物的內涵與情感,表達城市文化,豐富城市形象;
3、夜游經濟的挖掘:迷人的夜景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演藝、商街夜市、夜間造景)提升消費,拉動經濟增漲;
4、創新應用及價值挖掘:互動收費,廣告投放,應急信息發布,人流聚集,吸引消費。
二、國內外相關產業和技術現狀
如上所述,隨著照明科技的進步和燈光設備應用領域的擴大,燈光已不再單純的只起著照明的作用,燈光作為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手段,已成為演出活動藝術表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不再局限于專業劇場演出、演唱會及音樂節演出、娛樂場所演出和旅游演藝中,還可以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飛入尋常百姓家。人們可以根據場景需求,通過光的明暗效果變化、光的顏色、光斑及空間變化等,以專業燈光設備本身具備的功能創造出各種視覺表現效果,進一步通過渲染色彩、變化節奏、塑造形象等方式構成情景、內容和與觀眾相互影響的特定空間,營造有視覺沖擊的空間氣氛,影響觀眾的情緒變化或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融入感。
為滿足現代藝術燈光的需求,研究者對燈光進行了多次技術突破。一方面旨在創造豐富多彩的光線效果。隨著LED亮度、功率不斷提高,以及燈具光路結構的改進,使 得現有的燈具的亮度和光學性能將更好。在控制方面,調光和調色也更方便。未來的LED燈具可產生出更加豐富的色彩,RGB、RGBW多色組合的色彩也更加豐富。調光模式也由一種顏色的LED一個光通道,改為燈具內部編碼,由色度(H)、飽和度(s)、和亮度(B)三個通道調制的更便于使用的模式。國內也有廠商做以類似的嘗試,增加了配色的LED種類,增加了多種調色模式。但如何使用燈具設計更為科學合理、使用更方便,還需進一步的改進。
另一方面旨在優化燈光的控制系統。以舞臺燈光控制技術為例,主要分為三類:
1、原始控制技術
該控制方式為純人工控制方式,在舞臺的四周布置各種類型的手動開關,每一個燈的控制都需要人工進行完成。控制人員的工作量較大,且事先要記好燈光開關的時間和順序。另外,該控制方式需要鋪設大量的燈線,不僅工作量大而且不利于舞臺的美觀。原始控制方式中只能夠實現對燈開關的控制,不能夠調節燈光的亮度,完全無燈光藝術可言。
2、模擬燈光控制技術
隨著舞臺燈光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自動化和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可控硅技術逐漸被應用到舞臺燈光明暗的調節過程中,舞臺燈光控制也進入了模擬燈光控制時期。在控制過程中,調光臺利用模擬電子信號,實現對可控硅導通角的控制,從而實現對燈光亮度的控制。該技術在一些中小型的舞臺演出中具有較多的應用,為后續數字化燈光控制方式的產生奠定了基礎。模擬調光方式主要有推桿、調光回 路和信號線等部分組成,且他們需要一一對應。對于一個大型舞臺來說,如果需要實現對500個燈的控制,那么就需要設計500個調光回路,使用500個推桿調光臺和500條信號控制線,這是非常龐大的電路系統,所以該控制方式只能夠在小型舞臺燈光控制中應用。
3、數字燈光控制方式
模擬燈光控制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舞臺燈光控制的效果,但是距離我們的要求還相差較遠,要想實現對整個舞臺燈光的完全控制是不太可能的。數字燈光控制是20世紀產生的一種先進的燈光控制技術,常采用的技術有DMX512,它仍然采用可控硅實現對燈光明暗的調節,但是其控制系統演變為一臺計算機,信號的傳輸也只需要一根信號線。數據傳輸過程中采用多路串行方式,推桿和調光器可以采用多對多的方式。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了燈光控制系統中的回路,為大型舞臺燈光的設計奠定了基礎。數字燈光控制系統跟其他兩種控制系統相比其功能更加強大,能夠實現對任何舞臺燈光控制系統的控制,且控制精度較高。DMX是多路數字傳輸的英文首字母簡寫,采用了工業控制標準EIA485來實現對燈光信號的傳輸,在信號傳輸過程中通過高低電平進行信息的傳播。為了避免數字信號傳輸過程中受到環境中其它信號的干擾,其傳輸線路采用了雙絞屏蔽線,且不同功能的導線使用不同的顏色,避免線路連接中出現錯誤。
三、舞臺燈光與景觀亮化的跨界融合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無論是劇場舞臺燈光,各種展示、露天演出舞臺燈光,還是景觀亮化燈光都將燈光設計和操作漸漸地從純技術性的工作轉變為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工作。在經濟穩步發展、生活品質提高后,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渴求滋養了“文化旅游”產業,照明作為文旅產業的一部分,也刮起了一股風潮。舞臺燈光與景觀亮化燈光的跨界融合也成為LED照明行業的新趨勢,這對藝術燈光提出了更好的技術要求。藝術燈光效果通常是以光的明暗(亮度)、光的色彩、光的投射方向和光束效果等表現手段及其動態組合來體現的。所有這些光的效果都必須使用燈光控制設備對燈具實施良好的亮度控制、色彩變換、光束運動等控制才能實現。
1、 從表現手法和展示形式上,出現如下趨勢:
(1)景觀照明舞臺化
舞臺燈光的理念、手段、燈具等被應用到景觀照明中,衍生出包括多媒體實景演出、燈光秀、主題公園、宗教/神話傳說主題旅游等在內的文化旅游燈光項目。
(2)文創燈光大行其道
融合了視覺、動漫、文化、移動互聯網、投影和燈光(舞臺、景觀),將先進的技術、美好的創意和燈光融合,利用燈光載體,傳遞多樣性色彩變化和色溫控制,滿足不同文化內容價值傳遞需要。
(3)燈光物聯蓄勢待發
燈光是物聯網好的載體(入口)之一,通過科學的城市規劃及對基礎設施、設備和公共服務優化管理,通過大數據、大系統共享模式,資源整合,實現全面感知、協 同運行、管理、智能控制、綠色節能。
2、從燈光產品及應用技術上,出現如下趨勢:
(1)投影技術近幾年,投影機與顯示屏在影像播放設備領域一直競爭著,在不同的領域分別*。時至今日,投影應用的領域又大舉進攻了舞臺演繹、景觀亮化領域。重點項目大量應用,如2016年杭州G20峰會、2017年天津全運會、2018年春晚、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都有大篇幅運用投影手法。有跡象表明投影也在向照明領域滲透。通過現代數字虛擬技術和視聽手段融合,使觀眾沉浸其中,身臨其境。
◆ 情景體驗:或太空漫步,或深海潛水
◆視覺刺激:山體崩塌、地面塌陷
◆ 參與故事:與投影人物互動
(2)互動技術互動是指雙方互相之間發生聯系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產生的相互動作。互動燈光強調的是人與人,人與作品,作品與空間,空間與人的循環互動,帶給人們的感受。以前,我們只能遠遠觀看;未來,我們將更多參與!
◆ 移動端互動:通過手機,平板互動
◆ 體感互動:人員密集,節節高
◆ 設備互動:動感單車,特定跟隨
◆ 環境感應:風向,風力,PM2.5,溫度
◆ 檢測感應:感應地磚,車流速度,特定跟隨
(3)智能控制技術數據提取、分析、處理、呈現
◆ 去中心化多鏈塊:分節點,無線控制,安全,
◆ 大數據處理:動態收集電壓、電流、功率、溫度、濕度、光照度、燈率等數據;分析處理后以友好的報表形式呈現。
3、從燈光設備及控制技術上,出現如下趨勢:
(1)總功率將會下降
在滿足應用需求的前提下,燈具的總功率將會盡量降低,不僅可以節約能源,降低電纜和施工成本,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因功率過大而引起的安全問題。
(2)發光效能提高
發光效能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光源,新的光源因采用先進的技術和工藝,自身的發光效能就高;二是硬件和軟件設計,選用的配件和合理的軟件設計,會使電器、電子等部分的功耗較低,從而提高燈具的效能。
(3)功能更全面發展
以往的燈具功能單一,為實現一定的藝術效果,需要配置較多的燈具,不僅投資大,而且增加了施工難度,維護成本也較高。若采用功能較全的產品,則前述的問題迎刃而解。而且隨著舞臺燈光與景觀亮化燈光的跨界融合,藝術燈光的防水要求越來越高,功能也要求越來越全面。
(4)燈具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溫度實時監控,可及時了解燈內溫度情況; 在保證散熱的前提下,降低噪音; 多重安全保護,內置溫度開關、溫度傳感器、風速檢測、電子鎮流器工作狀態檢測等,確保使用安全; 閉光自動降功率,溫度低,配件不易老化,更耐用。
(5)燈具更具有人性化
向友好的人機界面發展,直觀與簡易的菜單,操作性更強;觸摸屏與按鍵可同時使用,操作快捷;內置鋰電池,未上電時,亦可設置地址碼等參數;重量更輕,搬運輕松、施工更安全;可通過卡儂座、網線座等直接在線升級程序。
根據行業的發展趨勢,公司發展的戰略方向和技術發展需求,LED藝術燈光工程技術中心的建設勢在必行,深入研究藝術燈光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提高單色亮度、混色均勻度,以及顯指能力,提升調光的順滑度,改善散熱問題,并解決目前行業面臨的舞臺燈光與景觀亮化燈光控制匹配的難題,對LED照明行業的技術突破具有非常 深遠的意義。藝術燈光的發展可以滿足大眾對照明效果的需求,給大眾帶來了新的視覺體驗,具有深遠的社會效益。
四、對未來的預期和展望
隨著民眾照明意識的提升,燈光也跳脫出基本照明之外,諸如互動,光通訊之類的領域也走近了千家萬戶,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甚至,燈光可以作為一個鏈接(切入口),賦能各行各業,形成產業群:科技、文化、餐飲、地產、商業、旅游......光的應用進入經濟領域,是人類生活水準提高,開始追求精神需求的典型表現,也是順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表現。
不再以燈光論燈光的“大跨界·大融合”時代,充滿想象空間和無限可能性,行業也將受到整合及合作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