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近日,《堅持發展“楓橋經驗”——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政論片在央視聯播,其中第四集《智惠于民》介紹了由廈門市委政法委、市建設局打造的智慧小區——集美區文濱花園等。文濱花園采用了立林智能門禁,實現了小區智能化管理。
智能門禁連接手機,實現小區管理可視化
在文濱花園的居民樓樓下,一臺臺立林智能門禁產品保護著居民的安全,為居民提供便捷的操作體驗。
與傳統門禁系統相比,立林智能門禁更加便捷,對住戶的安全性保障更高。立林智能門禁系統,在硬件設施上保留著原本的數字盤、刷卡區域、對講區域,還在左下角增加了新的功能——指紋鍵,手指輕輕一按,住戶便可實現上下樓進出門,同時還支持各種IC卡(含E通卡)、手機二維碼、移動"黑卡"(RCC限域通訊技術SIM卡)開門,選擇的方式更多樣化。
立林智能門禁無須再安裝傳統門禁所需的室內機,住戶可通過手機視頻對講開門,也可通過普通電話對講開門,滿足家里不同人群的需求。
如今,業主打開手機APP中的“雪亮社區”功能,通過視頻監控,就能實現小區、樓道的“巡邏”。通過手機可以看到人員進出情況,小區哪個角落異常也可時間發現。這幾年來,文濱花園的*率大大降低,陌生人的進出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住戶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智慧小區”聯通“強大腦”,數據共享夯實平安基礎
在此次政論片《智惠于民》中提到,要利用科技手段,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大數據共享。
智慧小區平臺、立林智能門禁系統可以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臺數據互通,真正實現數據前端采集和后臺“大腦”的共享。如果有流竄的盜竊*入住小區,經立林智能門禁系統識別,信息連接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臺,“強大腦”通過警務系統的信息碰撞,可以馬上識別出*并發出預警,警方就可以時間展開抓捕。*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被鎖定。
“從人員流動的信息收集,到后方的‘強大腦’數據研判,實現預防預測預警,這種超前設計在互聯網+社會治理創新中,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實踐意義。”不久前,外地一名政法干部參觀集美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臺、聽取廈門智慧小區相關介紹后這樣評價。
(2018年8月,中央政法委“大數據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課題專家組實地考察文濱花園智慧小區建設情況)
立林智能門禁——雪亮社區解決方案
立林智能門禁系統將門禁卡與*綁定,統一人口信息采集、人證比對,與視頻聯動報警,進出記錄及抓拍圖像實時上傳至公安網,比對特殊監控人員,推送預警。
系統支持IC/CPU卡、二代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開門方式,具有云對講功能。還可對接公安、民政、計生、警務等部門,是建設“雪亮社區”的重要構成系統。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