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在現代社會,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產生數據并被記錄下來,IDC數據顯示,自從2010年進入ZB階段以來,數據量約每兩年翻一番,近幾年產生的數據量幾乎與之前所有時代的數據量齊平。爆發的數據將人類推入大數據時代。

視頻監控:巨量數據來源
無論何時,安全都是社會剛需。我國提出雪亮工程、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項目,以擴大視頻監控覆蓋面、推動全國聯網工作并實現海量視頻信息智能化應用。目前項目建設已卓有成效。
與此同時,這些監控設備產生的數據量也在飛速增長:智東西統計,全國各行各業采用的監控攝像頭約 2.25 億只,一天產生的數據量約 50PB,是上千個圖書館的數據量級。而我國每千人擁有攝像頭數量與英美等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還存在巨大的增量市場。可以想見,這些數據量遠遠超出了傳統數據處理管理軟件在可接受時間內的處理能力,因此必須使用“在數十、數百甚至數千臺服務器上同時平行運行的軟件”,大數據開始應用在安防領域。
大數據:推動安防向智能化發展
大數據架構更加靈活,伸縮彈性更大,可根據視頻監控業務部署需要,設立多個集群組成,將海量數據分解為較小且更易訪問的批量數據,在多臺服務器上并行分析處理,從而大大加快視頻數據處理進程。
綜合來看,大數據與視頻監控業務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存”、“看”、“用”上。理論上說,應用大數據技術后,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視頻監控設備可通過自動分析對動態場景中的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在異常情況發生時做出反應,進行自動報警。警察可以輕松搜索某一時段某一顏色或某一品牌汽車的視頻并快速識別違章行為。
依靠大數據技術,安防正在從被動防御向主動判斷、預警發展,行業也從單一安全領域向多行業應用、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生活智能化程度方向發展。以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為例,大數據能夠實現海量視頻數據實時網絡傳輸和快速持久化存儲,同時將各類多媒體數據和車輛數據合二為一,對異常行為智能識別和自動報警等。
未來:數據驅動+知識驅動
總的來說,安防大數據市場包括兩方面:一是城市基建,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大數據安防的規模化應用說明了這是大數據安防應用的主流;二是個人消費領域,如家庭安防設備產生的數據,這一市場目前還在孕育階段,期待厚積薄發。無論如何,大數據帶給安防行業化應用的未來可期,關鍵在于如何深耕、挖掘,進而體現數據價值。
安防大數據未來方向是將傳統信息處理和人工智能結合起來,也就是“數據驅動+知識驅動”。其中涉及的軟件工程處理方法也與傳統方式有所差別:不僅需要在智能算法上實現持續突破,軟件開發模式上要實現協同生態和模塊化架構。不難想見,當數據全面實現聯網、共享,得到有效存儲,并予以充分分析和挖掘時,安防大數據時代將真正深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