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近年來,大大小小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很大一部分發生在城市道路監控盲區內,若僅依靠路口有限的交通監控,既無法很好地監督違法行為,也難以為處理事故提供足夠的證據。
因此,城市中分布密度高、數量多的路燈成為業界人士關注的對象,而智慧城市建設恰好需要大量感知設備以收集城市時刻滋生的信息資源,洞察城市信息的路燈很快成為了智慧城市信息資源的采集入口。
智慧路燈加碼城市安全
在智能攝像頭、智能信息大屏、傳感器等集成眾多物聯網傳感設備之后,智慧路燈也成為了城市道路基礎設施的統一承載平臺。
智慧路燈擁有天然的搭載能力,可充分利用智慧路燈集成的人臉識別攝像頭、WIFI探針、應急報警等功能,集成監控攝像頭,廣泛應用于平安城市、人臉識別、雪亮工程、智慧交通、智慧停車等智慧城市應用系統。
此外,還可以集成應急報警模塊,將警訊迅速傳輸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可通過視頻觀察現場情況,并能夠通過實時對講與報警人進行溝通,及時處理突發惡性事件,防止危險擴大,有效解決公共場所安全問題。
據預測,到2021年以智慧路燈為入口的各種硬件及服務的市場規模為3.7萬億元、占智慧城市市場總規模的20%。
國內外一眾城市已啟動智慧路燈建設計劃
一盞路燈下,電動汽車正在專用車位上充電,同時這盞路燈也在隨時監控路邊情況、發布城市信息。這就是重慶光電信息研究院以“燈桿為載體”進行的物聯網研發,不久后,將在重慶重點路段進行大量推廣和示范應用。
另外,中國臺灣的臺北和桃園市均在2019年陸續推動智慧路燈導入計劃:桃園將青埔規劃為智慧城市試驗場地,而臺北則通過智慧路燈的試點,將路燈網絡作為強大的物聯網平臺,導入智慧照明、安全警示、車流與人流計數、停車格空位監測等功能。根據規劃,臺北2019年將在5個行政區建設1.26萬盞智慧路燈,預計3年內將逐步拓展至整個臺北,共建設超11萬盞智慧路燈。
除重慶、臺北、桃園外,目前相當數量的城市,比如紐約也已經有替換計劃。未來,市民將在城市道路上看到“智慧路燈”,逐步點亮智慧城市平安之路。
結語:當然,盡管業界普遍認為,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物聯平臺、5G通訊以及超級網關將是未來智慧路燈的發展方向,但當前智慧路燈由誰來牽頭建設、誰來聚合技術、誰來營維三大難題懸而未決,何時才能完全打開市場也值得思考。
(本文據安防知識網、上海三思、燈桿智慧說、華龍網、雷鋒網、阿拉丁照明網信息整理,安防展覽網編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