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什么是智慧路口?這個問題至今沒有標準答案。
早在2017年就有企業提出智慧路口概念,目前也有部分城市開始試點應用。但是在問到試點案例及技術架構等問題時,小編并未得到正面的答復,理由是項目還在試點階段,需要等正式發布結果。
哪家企業建設的才是真正的智慧路口?目前誰都無法評判,也無需評判。我們僅希望通過描述幾家企業對智慧路口的定義及其功能來了解這個新概念其市場發展情況。
智慧路口概念
目前提出智慧路口的企業有阿里云、海康威視、華為、寶康電子、電科智能、哈工大交通電子等。
關于智慧路口的概念,大概分為幾類。
一是從路口桿件一體化方向概述,這方面主要是物聯網概念。
二是從邊緣計算角度,如華為EC-IoT 智慧路口解決方案采用PLC-IoT(電力線通信物聯網)和EC-IoT(邊緣計算物聯網)兩大創新技術,打造路口信息化平臺,支撐信號控制、電警監控、信息采集等多個系統協同工作和信息共享。
電科智能的智慧路口同樣可以從邊緣計算角度理解。電科智能關于“智慧路口”的概念早是在2017年上半年提出,初衷是立足城市道路交叉口,實現本地化的信息管理、監控運行、執法輔助和視頻挖掘。目前的定位是構建“云邊端”協同體系,和業務系統、管控需求融合,實現全息感知、萬物互聯和自我智能管控,打造“感知-計算-管控-服務”一體化新格局的邊緣節點。
三是路口設計層面,哈工大交通電子提出智慧路口的概念是用AR和交通仿真技術來實現新建路口的渠化設計,也可以對已有路口的渠化設計進行評估。
四是數據應用層面,主要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各種采集的數據,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業務應用,不同廠商能實現的功能和對前端數據的要求不盡相同,包括但不限于路口運行評價、信號配時優化、路口事件檢測、流量規律分析、路口態勢分析、渠化分析等。
智慧路口應用
寶康電子總工程師管青介紹,寶康的智慧路口定位于路口綜合診斷及優化的應用平臺,充分利用交警自身建設的設備數據,深度結合交警日常管理業務,快速定位問題路口,從信號配時優化、流量規律、違法情況、擁堵情況、手控情況、路口運行評價等多個維度,對路口進行綜合管理。
電科智能智能交通產品研發部副部長趙益介紹,電科智能的智慧路口就是通過“云邊端”協同,構建“分布+集中”的雙驅模式驅動交通泛感知、互聯互通能力的成型和各類智能管控應用的有效運行。
主要功能包括路口全息感知、信號控制優化、路口秩序管控和設備運維管理。
從技術來看,趙益認為電科智能智慧路口所用的創新技術有六點。
一是基于云邊端的三層架構體系。通過攜云、強端、增邊實現由感知到認知、孤立到互聯、簡易到超能的進化,推動智能交管由業務實現到數據驅動。
二是可復用邊緣計算基礎框架技術。按照高內聚、低耦合的方式進行架構,節點與節點之間采用了分布式的架構進行了數據的交互與通信,保證每個模塊的獨立與穩定。
三是智慧路口數據接入規范。對路口多種感知終端建立了標準的通信協議規約,協議包括了基本安全認證與數據接入,安全認證包括了登錄認證、設備校時、心跳測試,采用了安全令牌的機制,進行動態注冊登錄,并對于路口的IP地址、設備接入編號進行了多重認證。
四是數據質量評估技術。為了保證智慧路口數據質量規范,針對每項數據質量定義了數據質量的評估標準,對于每項數據質量進行標定,通過標準化的手段進行數據量化。
五是去中心化的路口間信息交互。現有大部分路口信息通信交互方式采用的是依靠中心的方式,路口和路口之間的信息交互完全依賴上層中心層面的調度。城市道路相鄰路口的信息交互是路口智能管控的前提條件,通過建立路口和路口之間的通信方式和信息交互體系,讓路口間實現直接“對話”,為路口的智能管控提供基礎環境支持。
六是基于邊緣計算的智能管控技術。路口智能管控模型采用輕量化的計算模型和應用程序開發手段,滿足本地實時的多維研判、實時響應需求。
智慧路口“亮點”
從概念提出到試點應用,智慧路口逐漸成為新的熱點話題。與當前的交通管理方式相比,智慧路口又有哪些亮點呢?
首先能夠解決傳統設施設備復用性和復合性不足的問題。
電科智能利用復合型視頻檢測器,實現復用路口多種違法檢測、卡口抓拍、交通參數檢測、車輛導向跟蹤,利用視頻代替傳統線圈輸入信號機。
寶康智慧路口主要運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處理技術,通過復用路口已建設備的交通數據,實時監控路口交通態勢,分析路口交通運行規律,平臺自動生成信號配時優化方案,并對交叉口的運行效果進行實時全面的診斷。能夠大限度復用路口現有電警(卡口)設備,避免重復建設,實現路口管理的智能化,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是打破信息聯系壁壘。趙益介紹,現有的路口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設,采用的是傳統的技術路線與理念。各個業務系統,如視頻監控、電子警察、卡口、誘導、匝控等系統按照各自的業務條線進行建設,系統運行相對獨立,信息共享在中心系統上。而智慧路口通過邊緣計算規范路口各類設備的通信接入規范,建立數據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直接在路口層面進行信息共享交互。
然后還可以洞察各要素內在聯系,解決傳統情報研判工作深度不夠的問題,以及解決傳統應用系統決策主動性的缺乏。
關于未來
趙益表示要解決項目落地問題關鍵在于“順勢而為”,具體表現在業務之勢與技術之勢,現階段的智慧路口是革新,而不是改革,因此必須理解、吃透已有系統的運行機制、存在潛能和可提升空間,基于對關鍵設備、運行環境、技術路線充分掌握的基礎上,結合業務管控需求,再定制應用場景和系統功能。
電科智能從2018年開始在上海進行智慧路口的專項場景應用系統建設,先后在青浦、嘉定、閔行、寶山、崇明等區開展了智慧路口試點示范工程。
寶康電子今年在常州等近5座城市試點應用。管青表示,目前智慧路口主要是對機動車進行管理,系統也正在升級改版,進一步深挖數據的價值范圍。
當一個新的概念產品推廣到市場,首先要明確它的定位,其次要看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智慧路口到底是一種應用升級,還是一種革新?企業更多的項目落地發布結果或許會給我們答案。(原標題:何為智慧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