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發展難題,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成為當今城市發展的趨勢。
IoT作為智慧城市基礎,是城市建設大勢所趨,但其帶來的龐大數據則是人力分析所不能及的,數據若無法轉化為有意義的信息則毫無意義。AI技術剛好扮演著處理數據的重要角色。融合而成的AIoT將進一步改善當前技術生態環境。
AIoT賦予城市真正的“智慧”
AIoT依托智能傳感器、通訊模組、數據處理平臺等,以云平臺、智能硬件和移動應用等為核心產品,將龐雜的城市管理系統降維成多個垂直模塊,為人與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服務管理等建立起緊密聯系。
借助AIoT的強大能力,城市真正被賦予智能,例如智能調節紅綠燈、規劃交通等,城市將更懂人的需求,帶給人們更美妙的生活體驗。
網絡安全風險亟待解決
不過,盡管AIoT前景十分光明,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障礙。智慧城市物聯網網絡安全就是一例。
智慧城市在AIoT技術基礎上運作,涉及到的基礎設施和業務領域太泛,大量相互連接的系統使得漏洞和人為疏忽幾乎不可避免,因而其數字化基礎設施可以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劫持或攻擊。
從美國CenturyLink的2018年威脅報告來看,每天發生195000個實例,擁有強大或快速增長的IT網絡和基礎設施的地區仍然是網絡違法活動的主要來源。制定相關的網絡安全法規來管控和提升安全性是當下非常緊迫的問題之一。
安全標準推動智慧城市和諧發展
隨著智慧城市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一套全面的物聯網絡法規的逐漸興起。為應對多年來不斷發生的數據泄露和網絡攻擊,監管機構開始起草廣泛的物聯網安全保護法規:
2019年,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2.0中增加了4個擴展部分,包括云安全等級保護,移動互聯網的等級保護,工業互聯網的等級保護和物聯網等級保護;
而在2018年12月28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27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其中,有5個標準涉及物聯網安全,將于2019年7月1日正式施行。
當然,除了“因地制宜”,在智慧城市建設及頂層規劃設計中,還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更多綜合性解決方案面世、智慧城市建設,現階段各個城市不同的建設用戶需求等等。參與者需要同時解決不同方面的問題,智慧城市發展才會更迅速、和諧。
結語:AIoT在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難題。智慧城市AIoT化需要較長時間的沉淀和不斷完善。2019年將是安防業、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元年。以AIoT從浮層下沉應用,快速滲透裂變到各個生活和工業場景,將為智慧城市建設帶來新的商業契機。
(本文據CPS中安網、智安物聯網、OFweek物聯網、安防知識網信息整理,安防展覽網編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