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雪亮工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2015年5月,96號文提出2020年“四全”目標;2015年10月,確定三個試點縣拉開帷幕;2016年6月,批48個試點公布;2016年10月,全面開展“雪亮工程”建設;2017年6月,全國“雪亮工程”建設推進會;2018年、2019年,“雪亮工程”兩入一號文件。
政策的持續推進,“雪亮工程”建設逐漸走向高潮,各地涌現出很多“雪亮工程”建設的成功案例,例如全國首批雪亮工程示范城市慶陽與科達共筑的“雪亮工程”被打造成為全國的示范典型,并于2019年初實現了交付使用。
一、加快建設 仍要堅持應用貼近實戰
截止到目前,距離2020年不滿一年的時間,針對96號文提出的重點覆蓋率100%,高清攝像機比例100%,聯網率達到100%的目標,部分地區還有不少的工作需要做。武漢市要在今年6月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總量從2018年底100萬個增至150萬個,并構建“1+2+N”聯網架構。河南濮陽6月底前,要完成現有技防設施摸底及聯網規劃;10月底前達到互聯互通。
實現建設覆蓋率100%、聯網率100%固然重要,但是在建設過程中,要避免以往平安城市建設中“重建設、輕應用”的弊端。其實96號文明確提出的建設總體目標關鍵之處在應用,即“實現治安防控、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這也是“雪亮工程”建設與以往“平安城市”的不同點,“雪亮工程”本質是民生工程,更傾向于服務的功能,通過視頻技術結合各個行業特點實現落地應用的創新。
以首批雪亮工程示范城市慶陽與科達共筑的“雪亮工程”為例,在建設過程中科達充分發揮“實戰為王”優良傳統,把視頻技術服務應用創新發揮到了。從視頻綜合應用需求和公安業務核心出發,建設貼合實戰的多元化應用系統,集成了實時視頻調閱、GIS服務、視頻管理、視頻解析、智能運維等功能,為慶陽市綜治、公安、交通、城管、市政、教育等部門提供了全面的視頻綜合服務,真正實現了便民、為民的視頻應用服務。
二、基層應用更要融入前沿科技
在早期“天網工程”與“金盾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更多側重于打擊、破案等專業化警務工作,即使后來“平安城市”也更多的側重于建設,強調的是視頻監控、指揮作戰的功能,后期由于運營維護的高成本,導致實際應用效果不佳,并且系統延伸性不好,難以做到全區域覆蓋,普通老百姓無法體會到科技發展帶給日常生活的“安全感”。
如今,隨著“雪亮工程”的建設,這種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七_公共安全行業中心的陶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雪亮工程”建設更多的是原來“平安城市”的延伸與補點,是針對社區、村鎮安防建設的群眾性工程,但這種延伸是觸及“平安城市”建設的“后一公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通過科技賦能“雪亮工程”基層、末端的應用,給城市社區、農村鄉鎮安全帶來變革。
在福建廈門“雪亮工程”建設中,科達承建的實有人口大數據運營平臺,通過融入視頻分析、運動跟蹤、人臉檢測和識別、圖像分析等前沿技術,結合公安部“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可對社區實有人口進行實時動態管理,并形成城市動態感知網,為提升社會綜治能力、智慧城市、智慧社區賦能。
三、復雜性越高 越需要自由靈活性
在以往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建設中,由于行政管理鏈條與模式問題,各個部門業務、功能要求不同,系統建設往往呈現條塊化或者煙囪式,孤島效應明顯,各部門業務溝通審批程序繁瑣,甚至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尤其是在社區或者區域行業單位中數據無法打通,大數據融合在平臺管理應用上無法落地。
隨著“雪亮工程”視頻監控聯網建設應用的加快,借助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海量數據的融合存儲,實現數據的自由調度、互聯互通。
以吉林樺甸市“雪亮工程”建設為例,科達依托自身視頻大數據平臺的優勢承建了信息化綜治工作平臺,不但可連接市-鄉(街)-村(社區)的三級綜治中心,實現資源高度整合,同時該平臺利用科達5.0云視訊系統,通過預約、審批等程序,各級綜治中心可在全市范圍內(跨區劃、跨層級)自由組織召開視頻會議,實現了綜治單一應用向行政廣域應用的延伸,可以更加靈活地指揮全市應急度汛、抗旱工作。
四、小結
“雪亮工程”建設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項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其應用性、服務性已經確定了系統建設落地需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隨著“雪亮工程”系統建設完善,下一步涉及到視頻信息的應用創新將成為系統發揮作用的必然需求。
據查詢,我國擁有2000多個縣(區),4萬多個鄉鎮,近70萬個行政村,250多萬個自然村,這無疑將會給以科達為代表的以云為基礎平臺、視頻大數據為能量池、AI為驅動力的視頻信息綜合服務商帶來新的市場想象空間。市場足夠大,未來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