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長久以來,“缺芯少魂”一直是懸在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頭頂上的尖刀,核心技術若受制于人將寸步難行。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19年,“中國芯”在驚心動魄的局勢中角力奮起,而在安防行業也可以看到國產芯片企業歷經多年默默深耕、蟄伏鉆研后悄然成長。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2019上半年芯片行業發生的大事件。
AI芯片獨角獸地平線融資6億美元
地平線自發布旭日和征程芯片起,2018年營收已達億元級。2019年2月27日,地平線宣布B輪融資獲得約 6 億美元,此輪融資后估值達30億美元。據悉,本輪融資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與戰略合作伙伴包括: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旗下泛海投資、民銀資本、中信里昂旗下CSOBOR 基金和海松資本等。同時,本輪融資還獲得了包括晨興資本、高瓴資本、云暉資本和線性資本等現有股東加持。
比特大陸AI芯片護航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在AI領域,比特大陸規劃了四大產品落地方向,即安防、園區、智慧城市、互聯網領域。早在2018年,比特大陸就推出了安防應用AI芯片。
2019年5月6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本次峰會安保系統中,搭載比特大陸自研芯片的算豐人工智能服務器與海康威視人臉識別算法相融合,全程應用于峰會安全保障工作。除此之外,大會期間比特大陸聯手海康、云從、深瞐、考斯、以薩、千視通等生態合作伙伴,展示比特大陸AI芯片的高算力、低功耗特點及基于AI芯片的生態圈,如比特大陸攜手以薩技術推出的展品——AI智能融合解析設備,就內置了比特大陸AI芯片。
華為海思成為芯片
2019年1月24日,華為發布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5G多模終端芯片“巴龍5000”和基于該芯片的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
3月,DIGITIMES Research發布2018年*大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排名,華為海思位列第五。
5月17日,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上周五凌晨在一封致員工信中稱:多年前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為了這個假設,海思“走上了科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貿易摩擦加劇,讓保密柜里的“備胎”一夜轉正。
依圖發布自研AI芯片“求索”
2019年5月9日,依圖科技“極智·求索”產品發布會在上海中心舉辦,依圖科技攜自研云端視覺推理AI芯片questcore™,以及基于該芯片構建的軟硬件一體化系列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完成了高密度的新品發布。據悉,這款芯片由依圖科技和AI芯片初創團隊ThinkForce聯合開發,能夠充分發揮依圖在人工智能的專業積累和行業知識,適用于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分析、行人再識別等多種圖像和視頻實時智能分析任務。
合眾思壯天琴二代系列產品亮相聯合國導航展
2019年5月20日,合眾思壯正式發布天琴二代高精度星基增強基帶芯片、Phantom和Vega全新系列高精度板卡。值得一提的是,天琴二代是首顆支持北斗三號全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基帶芯片。
同年6月11日至21日,“中國古代導航展——從指南針到北斗”在維也納中心環形大廳展出。合眾思壯選送了包括天琴二代高精度星基增強基帶芯片、天鷹GNSS寬帶射頻芯片、P50 GNSS高精度定位模塊、V28小尺寸高精度定位測向板卡等產品,在“北斗——服務、造福人類”板塊亮相。
紫光發布5G基帶芯片,組建DRAM事業群
背靠清華大學的紫光集團,形成了以集成電路為主導,從“芯”到“云”的高科技產業生態鏈。新華三、紫光國微、紫光展銳等企業均為其麾下公司。2019年,紫光集團在芯片領域動作頻頻:
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紫光展銳重磅發布5G基帶芯片——春藤510。
6月2日,紫光國微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公司同一控制人旗下的紫光聯盛100% 股權,價格初步約定為180 億元人民幣,通過紫光聯盛終控制法國安全芯片組件 Linxens。
6月30日,紫光集團宣布組建DRAM事業群,委任刁石京為紫光集團DRAM事業群董事長,委任高啟全為紫光集團DRAM事業群CEO。
結語:人工智能已進入大航海時代,雖然芯片研發之路困難重重,但安防企業仍有突圍的機會,相信未來“中國芯”將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本文根據EDN China、智東西、AI科技大本營、21世紀經濟報道、地平線、比特大陸、華為、依圖、合眾思壯、紫光集團信息整理,安防展覽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