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公開展示了其創辦的Neuralink在“腦機接口”領域的成果——運用超細的聚合物管線和神經外科機器人,并滿懷抱負地希望在2020年底前將塊芯片植入人類體內。然而,這只是萬里長征的步,人腦與芯片的結合看起來仍遙遙無期。不過,在安防領域,另一種方式的腦機結合已經實現:AI芯片與安防終端。AI芯片作為安防AI終端設備的大腦,是所有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構建智能“天網系統“的重量級產品。
AI芯片:智能安防系統的核心角色
安防產業從模擬進化到數字再到網絡高清,以及當前的人工智能,無一例外得益于芯片技術的進步。經過“高清化”“網絡化”兩次換代后,安防領域正處于“智能化”新階段。而隨著安防智能化程度的加深,整個安防行業仿佛已經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怪圈”,AI芯片也因此成為安防行業的競爭焦點。
AI芯片作為安防系統中的核心角色,關乎到安防產品的整體性能、技術指標功耗、成本等,并在安防行業未來發展發展脈絡及方向上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安防產業海量的視頻監控異構數據也為AI芯片算力迭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二者融合可謂是相得益彰。目前,大到平安城市建設,小到小區單元門禁,安防宏觀和微觀層面都布滿了AI芯片的身影。
安防AI芯片呈現三足鼎立局面
相比摩爾定律芯片,AI芯片迭代速度幾乎縮短了一半,因此,無論是產業層面,還是企業能力,者總會碰到天花板,這就給后來者留下了超越的機會。國內的眾多芯片企業把安防作為業務發力重點,并逐漸形成了傳統安防巨頭、AI芯片新秀、傳統芯片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三方爭霸過程中,Nvidia 仍然一家獨大,華為海思半導體則是視頻監控領域的芯片主宰者,而國科微、中天微等傳統安防芯片企業都在進行AI芯片的研發。與此同時,海康、大華、宇視等安防硬件巨頭均開展了造芯計劃,主攻這一領域的AI芯片創企們也卯足了火力,云天勵飛、肇觀電子等安防AI芯片均已流片成功。
不過,從AI芯片在安防領域的實際運作情況來看,目前大多數公司提供的還只是一個“裸片”,這種AI芯片現有的性價比和功耗比無法支撐起超大規模的并行運算,如果沒有針對實際落地場景進行優化,光靠一顆AI芯片難以達到理想的應用效果。
AI芯片難逃“被集成” 廠商需保持差異化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趨勢是系統級芯片得天下,而不是功能級的芯片得天下。實際上,以安防攝像機為例,攝像頭中不僅包含AI芯片,還需要編解碼芯片、ISP等,而AI芯片做的只是AI加速部分,也就是說,AI芯片的目的在于加速人工智能計算,擁有跟率、更低功耗和更低延遲三大特性。
因此,AI芯片免不了“被集成”的命運,華為海思等攝像頭主控芯片廠商,未來會集成適合安防場景的專屬AI模塊至主芯片中。目前來看,不同芯片廠商所聚焦的場景不同,而一個完整的生態要由多種場景構成,因此,市場需求將推動AI芯片廠商共同發展,乃至合作達成共贏。未來安防AI芯片市場或許會出現多家AI芯片廠商共存的局面,這也體現了廠商保持差異化優勢的重要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