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進入畢業季,畢業生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也是考驗生存能力的課——“住哪”?當我國年輕人租不起房的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刷屏時,西方國家年輕人的買房夢也同樣淪為空想。在房價上漲的今天,租房正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20-39歲人口和65歲以上人口將逐漸成為房地產的需求主力,推動租房市場部分領域進入快速增長通道。換言之,在購房負擔已經成為話題的時代,租房市場將持續保持旺盛需求。
租房需求高漲 智慧安防保障租戶安全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我國總租賃人口接近1.8億人,租房市場規模達1.38萬億元。這一數字還將持續平穩增長。據安信估計,未來三年,租房需求將每年增加500-600萬套。
出租房增多也意味著小區人口流動快,人員復雜,因此主要依賴公安警力及街道治安小組的單一人防措施易出現漏洞,為保障業主安全,就需要購置大量的安防設備來協助安保,提升監管水平。目前已有多地出租房引入智慧安防設備。以廣州黃埔區文沖街為例,該區通過創新創新智慧社區出租屋服務管理手段,穩步推進“智慧門禁+”模式,并且引入樓道實時聯網煙感警報系統、門前門后治安防范監控、免匙應急逃生等安防設施,以消除出租屋安全隱患、提高事件響應能力。
智能時代 如何降低租房管理成本?
在當下城市用地資源不足、房價高漲的現實背景下,租售同權、公租房等惠民政策將開啟未市場化的房屋租賃時代,其中,出租屋管理將成為重中之重。
現下管理流動人口的組織主要有兩處:派出所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這顯然難以管理龐大的流動人口。面對租房熱潮,出租房需要向“社會監管+技術監管”轉變。
在構筑平安城市的理念推動下,全國多地已著手運用互聯網思維建立智慧小區,積極使用現代技術手段對出租屋進行智能監管。例如,杭州蕭山區就提出“出租房有10間及以上,或出租床位達10個及以上,要求安裝視頻監控、智能門禁裝置,過道、房門要統一安裝獨立式感煙控測器”;南京鼓樓區也宣布將再建150個智能技防小區。這些措施不僅方便有關部門管理,更是將刑事警情降低三成多。
人臉識別成為租房管理利器
在眾多安防技術中,人臉識別格外受到租房市場的青睞,可實現小區陌生人預警、轉租轉借預警、承租人入住后空置預警等多項功能。
目前,北京已有59個投入運營的公租房項目完成人臉識別系統全覆蓋,有利于加強對公租房轉租轉借行為的監督管理和查處,充分保障公租房合法合規使用;同時嚴格控制進出小區的閑雜人等,為住戶安全提供保障。
南京江寧區為從源頭上堵住出租屋管理漏洞,也引入了“人臉識別”系統。據悉,這套系統運行1個多月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9年6月以來, 全區累計檢查房屋出租戶4.3萬余戶,核對流動人口6.7萬,清理橋梁涵洞、地下室并排查隱患出租房,全區出租房屋安全狀況明顯改善。
實際上,人臉識別系統不僅能夠與保障性住房管理單位、公安局等政府部門對接,監控各類人員,還能夠實時監控房屋狀態,發出空置、轉租預警。當然,出租房人臉識別系統在便利管理的同時,也可簡化入住、退房登記流程,有效降低物業管理人力成本, 使得社區服務與管理更加便捷,提升住戶滿意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