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2019年8月1日,科技部正式印發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的通知,旨在深入指導和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有序發展。2017年國務院已經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產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和美國的人工智能競賽也引人矚目。今日,小瞳將和大家分享美國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競賽。
以下為原文
關于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賽道上的競爭,近有兩份不同觀點的報告:Politico近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在這個賽道上處于劣勢,而The Intercept上的另一份報告提出了問題:美國將在人工智能賽道上失去什么。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比美國優先進入太空,第二年,美國建立了國防研究計劃局(DARPA,the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專注于長期研究以及潛在的突破性技術。這個計劃推動了互聯網、GPS、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并且催生了人工智能的萌芽。
根據Politico的報道, 2018年,DARPA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入20億美元用于AI相關研究。而中國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AI研究以及資助創業公司,并且將AI納入到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計劃中。
“僅天津一個市就計劃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160億美元,與美國政府數十億的投資總額相比,相差一個數量級。”美國新安全中心國家安全項目和技術的兼職研究員Elsa Kania表示。她統計了中國19個省市的26套人工智能計劃。“地方政府的數十億美元的開支遠遠超過了美國任何城市、州政府的投資。”
美國究竟正在面臨什么風險?The Intercept網站上一篇文章的作者業發出了疑問。美國對于人工智能的態度不一致,部分城市禁止使用AI中的人臉識別系統。而中國政府沒有類似的疑慮。谷歌也退出了*的Project Maven項目,該項目涉及到使用AI中的圖像識別和人像識別,但是遭到了*成員的強烈反對,且數十人以辭職抗議AI技術的應用。
當然,也有人認為美國需要參與到人工智能的競爭中來。Oculus VR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后來成立了無人機和傳感器的國防技術公司Anduril Industries,他建議美國人工智能方面的工程人才應該幫助*,近期更是呼吁美國應該對人工智能項目持有與核裝備競賽同等的熱情。“如果我們不是,我們就沒有權利制定標準和條款。”
也許,這場辯論應該被重新定義一下:人工智能的競賽是一場技術比拼,而不是軍事軍備的競賽;與其追求人工智能的制高點,不如共同思考一下人工智能發展到終點意味著什么。
結語
正如結尾所提,人工智能的競賽是一場技術的比拼,而技術無疑將掌握更多的標準制定權利;更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涉及了大量的數據信息,這些信息如果不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將來失去的不僅僅是技術制高點,而是數字主權。而未來人工智能將發展到何種程度?在終點到底是天使還是惡魔?誰都不知道。(原標題:人工智能,中美怎么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