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從時間來看,移動網絡時代的開啟始于2008年,正是在這一年,3G問世。自此十年內,從2008年到2018年,移動通信技術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實現了從3G向4G的飛躍,促進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而在移動互聯網的賦能下,智能手機、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愈加風靡,為廣大新興經濟體的加快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生態日趨完善,前沿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而移動通信技術也并未停下腳步。4G尚處于推廣、落地的階段,而5G已經悄然到來!許多業內人士都將2019年作為5G元年,實際上,5G技術的熱潮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有了洶涌而起的勢頭。
回顧2018年,發生了許多關于“5G”的大事件。首先,當年6月,3GPP宣布R15標準SA組網凍結,意味著全功能完整版5G可商用標準正式出臺,開啟了5G商用的序幕;其次,華為完成了多項5G相關測試,在處于地位;此外,中國三大運營商也開始部署在全國多個城市的5G測試,宣告5G商用進一步提速。
5G不僅是快
無論是2018年5G的嶄露頭角,還是2019年5G的快速崛起,其積極的商用勢頭已然不可阻擋。對于5G的優勢,業內專家表示,其主要特征就是“快”,但是在“快”的同時,還兼具“全面”和“智能”,多元化、普適性、高速度、低時延成為了5G逐鹿的“殺手锏”。
僅僅從一個“快”字,實際上就可以窺得5G對于未來社會、經濟進步的巨大影響。在5G時代正式到來后,想要下載一部高清大片只需要短短數秒、汽車與汽車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通信交流將更為流暢……不管是新興的無人機,還是尚未規模化商用的自動駕駛汽車,都將在5G的賦能下,迎來更多的可能與更大的突破。
因此,把握住5G商用的機遇,就幾乎相當于把握住了未來。從2016年開始,我國對于5G的發展就開始愈發重視,持續通過技術試驗來推進標準的完善,并有序推動產業布局。當然,這只是在公開層面上而言,相信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在更早的時間里,就已經開始對5G進行相關研發。
2019年上半年以來,美國對于華為公司的“圍堵*”,不僅為華為免費做了廣告,也讓5G更為世人所關注。各大經濟體對于5G的爭奪不斷加強,5G技術在日漸成熟的情況下,也迎來了正式商用的契機。那么,在諸多因素影響下,2019年下半年我國5G發展又將呈現何種姿態呢?
5G手機做“先鋒”
早在上半年的兩會期間,就有業內人士表示,5G手機有望在下半年開始陸續上市。而6月份以來,各大通迅企業、手機制造商與通信運營商針對5G手機的布局更趨激烈。可以說,在5G走向商業化的過程中,5G手機已經成為了市場競逐的首要焦點。
5G手機的前景向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此前,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這三大運營商頒發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使得三家公司得以加快5G領域產品的開發。而對于三大運營商而言,手機無疑是值得重視的5G商用場景。
與此同時,華為、中興等企業也在積極推進5G芯片研發、5G技術測試,為5G手機以及其他5G終端產品的商用提供了重要基礎。日前,中興已經正式宣布上市5G手機,預計還將發布新款5G芯片,而華為、VIVO等企業也是摩拳擦掌,可以預計5G商用的高潮將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開啟。
除了智能手機外,5G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例如醫療、教育、交通等。雖然下半年5G的商用不太可能立刻全部鋪開,但是以5G手機為支點,相信在未來數年內,5G技術的應用將全面開花,而這需要相關的制造商、運營商以及政府部門來共同推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努力與合作下,我國的5G發展將不斷加快,并且繼續保持在的地位。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