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人工智能安防的各個細分領域早已紅海一片,然而,有一個領域卻“鬧中取靜”,競爭者并不如其他領域那么多,但卻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節點,擁有很強的用戶需求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這個領域就是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市場潛力大 競爭尚不充分
人們總會向往更便捷的生活。隨著技術發展,目前社區物業的信息化水平遠遠無法滿足業主需求,而社區覆蓋了城市近8億人口,這造就了智慧社區的市場潛力。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智慧社區市場規模約3920億元。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智慧社區不僅市場潛力龐大,更是貼近人們日常生活,能夠觸達C端應用場景。千視通聯合創始人、CTO兼科學家胡大鵬博士表示,地產商在開發樓盤之外,對于智慧化也有很大需求,在這個市場上,人人都有機會。
在各大企業AI解決方案競爭落地的當下,智慧社區本應當被一眾公司迅速占領,然而實際情況是,比起其他領域,智慧社區賽道只能算是“零星的競爭”,智慧社區市場還未涌現出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巨頭,且在社區中利益相關方中也沒有出現主導者。
智慧社區藍海為何遲遲未“紅”?
智慧社區與普通社區的本質區別就在于連接,建設智慧社區就是實現社區內各部分全連接。這一目標看似簡單,實行起來卻是不易。
首先,要實現社區內各部分的全連接,就需要有足夠的智能終端設備以及資金支撐,然而,除少數幾家外,大多數物業公司缺乏充裕的資金,低廉的物業費用難以支撐社區智慧化改造,且物業偏向勞動密集型市場,工作人員的技術操作能力還需配套加強。
其次,對智慧社區企業而言,智慧社區綜合應用的建設需求對系統應用集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實現設備層、數據層、傳輸層、業務層及用戶端無縫鏈接和協同發展。
后,智慧社區也難以避免當前各類智慧化解決方案的“通病”——數據孤島。這需要政府或行業協會牽頭制定,才能較好地解決智慧社區的數據融合應用問題。
此外,智慧社區中技術與場景難以“水乳交融”、系統架構過于復雜、實施難度大等問題也需要克服。
解決建設難題 還需各方協同探索
智慧社區建設所面臨的難題紛繁復雜,而這些問題之所以成為行業難題,也是因為產業鏈各環節尚未打通,缺乏妥善的解決之道,而想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還需要地產商、物業公司、智慧社區企業協同合作。目前,產業鏈諸多環節企業都開始涉足甚至已經著手布局,過幾年再看,智慧社區或許早已普及。但當下的建設道路依舊漫長。
無論如何,與智慧城市一樣,智慧社區也是必然的趨勢,家庭走向智能、社區擁抱科技是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表現,智慧社區產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值得憧憬。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