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城市深夜的馬路上,一輛白色轎車一路飛馳,連闖七八個紅燈,十多分鐘就跑了將近二十公里的路程。這是飆車還是醉駕?
事發當晚,南京一名一歲多的女童高燒昏迷,然而其監護人無論如何都打不到車,這一情況被收工回家的網約車司機發現,便主動將孩子接到車上,于是就發生了上述一幕。
事件的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女童已經平安出院,司機的違章也已經消除。不過,司機在送女童去醫院時仍有不便,為了盡快趕到醫院,司機不得已闖了紅燈,這些違章需要相關部門事后核實才能消除,如果能夠一路綠燈,豈不就免去了這些麻煩?
應用綠波帶 一路綠燈不是夢
在繁華熱鬧的市中心,經常看到救護車被堵在馬路中間動彈不得,即便前方車輛讓出了通道,但對于分秒必爭的患者來說也耽誤了太多時間,基于此背景,一種新技術——“交通信號綠波帶”應運而生。
在正常情況下,綠波帶道路上的交通信號燈會根據車流量自動調節變換時間,只要車輛勻速行駛,就可以一路綠燈,不必停留。
具體來說,綠波帶就是交通信號燈的自適應控制,通過連續測量車流量、排隊長度、停車次數等交通狀態與理想狀態進行比較,得出差值,從而對接下來路口的信號等進行自我調節控制,使得交通達到暢行狀態。
綠波帶真有那么神奇嗎?
江蘇、山東、廣西、海南、北京等省市均啟用了綠波帶,隨著經濟與技術發展,有望全國推廣。
綠波帶的應用大大減少了救護車的通行時間。例如,杭州蕭山為救護車開通的綠波帶能夠節約路途時間50%。
除此以外,綠波帶更能夠減緩交通堵塞,保障交通暢行。以北京為例,北京二環內設置了86處綠波道路,使得平均通行時間減少了8%,平均車速提升了11%;二環至五環的123處綠波道路將交通時間減少了13%,平均車速則提升了15%;而在提升出城疏散效率上更為顯著。
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綠波帶或許可以結合自動駕駛,更大地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不難想見,屆時城市交通道路可以重新規劃,乃至減少新建道路,這在的城市中也有很大的經濟意義。
看似理想的技術亦有不足
聽起來,綠波帶似乎是提升道路通行率的理想技術,不過,這一技術還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盡管在城市大腦助力下,交通系統能夠較為準確地預判車流高峰,但準確度仍不夠,不同車輛、不同車速,乃至駕駛員心情的不同都有可能影響到車流高峰。
另外,綠波帶要求車輛按照設計速行駛,若司機不按這一速度行駛就會一路紅燈,因此綠波帶一般用于非飽和狀態下的道路。
由此看來,盡管一般情況下綠波帶能夠保障道路的基本暢通,但要真正解決道路擁堵、提升通行效率,還需要依賴更智能的技術以及駕駛員的行車習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