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訪談】 安防市場發展的風向標——2019年CPSE安博會上,曾經叱咤安防行業的眾多外企,如安訊士、霍尼韋爾、博世、日立、LG等,在展會現場均無跡可尋。
與外企淡出中國安防視野相對應的,是國內安防企業在安防市場的崛起。在模擬轉數字化進程中,國內安防企業實現了彎道超車后,自此開啟*,并在產品及技術方面長期處于地位。
對此,宇視科技副總裁姚華表示:“2019年CPSE安博會整個1號館沒有一家外國企業,*的安防高新技術以及產品都在這里展示,我們代表了*的安防。”
▲宇視科技副總裁姚華
“去看一些國外的展會,國內展出的技術已經把現階段業界所有的新技術和新理念,都在這里落地了。”他補充道。
在技術及產品的同時,一些優秀的國內企業,也開始在市場中嶄露頭角。
宇視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員。2019年安防50強榜單顯示,*名共有4家國內企業入圍,其中宇視科技*7。
在產品應用方面,截至2019年12月上旬,宇視交付的產品方案涉及145個國家和地區,新增項目超過1100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國內安防企業在征戰海外市場時也將有所影響,已經在市場取得不錯成績的宇視科技又有何見解?
在2019年CPSE安博會訪談現場,CPS中安網邀請到宇視科技副總裁姚華,他分享了宇視科技對于海外市場的一些見地,以及未來國內安防產品和技術會朝著何種方向演進。
Q:本次安博會,宇視科技帶來了哪些新的產品和技術?
姚華:我們帶來了全系列AI前端攝像機,基于大數據及相關阿里云技術結合的中臺及后臺產品;還有海外的及分銷類的新一代前端產品系列及存儲產品系列等等。
Q:今年春天的時候宇視在大力推廣AI產品,目前市場應用取得了哪些成績?
姚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案例,就是北京大興機場整個智慧和AI的應用,是由宇視科技提供。他是目前*大的機場,也是目前世界上大的AI在機場的應用,這是宇視近在AI上重要的一個成果。
Q:大興機場參與者眾多,宇視科技與他們的本質區別在哪里?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是什么?
姚華:宇視是早以國產IP監控技術進入機場的,在2018年大興機場的招標當中,宇視就已經從傳統的安防解決方案提供商,提升為AI系列解決方案提供商,整個大興機場的智慧化、人臉識別、AI業務方面,都是由宇視科技來提供的。
在大興機場之前,國內能夠進機場的安防企業只有宇視科技一家。
Q:今年宇視重點推廣的AI產品,與之前的傳統產品相比,占比是怎樣的?
姚華:AI產品逐年在增長。AI產品會在很多公共事業方面用到,比如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雪亮工程上慢慢的開始大規模普及,從以前用戶的試用,到開始普遍的建設,現在已經開始明顯地增長。
2017年是AI元年,當時業界不同行業都對AI的產品和技術在做一些試用。但到了2019年和2020年,一定是迅猛推廣和迅猛使用的時間,因為大量的技術成熟,某些業務應用變成了AI是可用的、好用的,到這個階段以后它的普及非常快,所以我們也看好2020和2021年的市場。
Q:說到AI肯定離不開算法、算力、數據這三大要素,目前國內的算法技術大部分是在谷歌的開源框架下二次開發的,也導致國內的AI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的,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姚華:其實AI技術源自于開源和同樣技術的基礎,但是AI更講究的是工程化,這是我們經常講的,而且同一種類似應用在每個行業的AI,有自己特殊的要改進的地方。在國內市場,甚至未來市場的支撐下,AI在每個細分的行業都在成熟化。
舉個例子,在國外或者是谷歌的AI技術根基主干上,隨著我們國家在各個行業的AI技術的應用,它的算法會長出很多枝來,然后變得比較成熟。
我們認為,每個廠家都有自己廣闊的賽道,在每個行業,每個AI都可以做得非常細分、做得非常好。
Q:與國內的一些專業做算法的公司相比,宇視科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姚華:從側面來說,宇視接觸的行業更多,在某些行業我們耕耘得更深。我們可以把我們在這個行業的優勢,再結合AI的算法,將這個行業做得更深,用戶更專一,而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可以去做的優勢,我們看中每個行業的應用算法都會不太一樣。
Q:未來宇視的市場開拓方式跟之前相比有沒有一些不同?
姚華:宇視目前的主要業務板塊是三塊:行業、分銷工程商、海外。對我們來說這三大板塊都很重要,而且這三大板塊的AI應用,包括相關行業應用都是非常廣泛的。我們基于這三塊,未來會致力于把它挖得更深,耕耘得更好。
Q:從現在公司的宣傳來看,宇視一直聚焦的是公共安全和智慧交通這兩個領域,未來公司會不會開拓一些其它的業務航道?
姚華:非常有可能,我們的張鵬國總裁今年也發表了“安博會淺見”,他又提到了很多賽道和方向,每個賽道都是大家的機遇,但是也是一種挑戰。我們認為只要我們把握得好,看到一些新的技術應用,在安防圈里,大家還是有廣闊作為的。
Q:現在宇視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也是取得了一些成績,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姚華:中國很多的安防企業很早就出海了,經歷了模擬一代,深圳這個地方就是原來中國安防的基地,但是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家地位和實力的提升,我們在走向海外的時候就發現,我們的產品和技術的應用被很多國家所接受。
現在中國算*安全的國家,有一個因素就是我們大力推廣技術安防,我們感受到國家實力的擴展和國家影響力的擴展,或者國家文化的擴展,對我們海外的推廣還是挺有幫助的。當然不僅僅是對宇視,對所有在海外做銷售的安防公司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是我的第一感受。
對公司本身來說,大家在海外的投入、人員的投入等,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整個國家層面對我們企業的幫助。
Q:目前宇視在海外市場聚焦的區域主要是哪些?
姚華:除了北極和南極我們都去。
Q:相比于國內市場推廣的產品和技術,海外市場會不會有所不同?
姚華:海外市場更偏民用,行業產品在海外也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往外走,所以在現在來看,包括我們了解到相關的幾家比較大的企業,基本上在民用市場的斬獲都比較多,大部分都是印度、歐洲、南亞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是非常接受這種設備和管理使用方式的。
Q:展望未來,我們國內的產品技術會朝著什么方向來演進?
姚華:我們這個行業從一開始都是跟著用戶需求來的,隨著國家對整個智慧城市,對未來的物聯網,包括現在大家對信息化的升級換代的投入,對于國內整個新一代的廠家(大家已經不說自己是安防廠家,而說自己是AIoT廠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這個市場當中,會讓城市變得更加智慧,然后有更多的應用,這是未來可見的。
對國內市場來說,或者對未來發展來說,我們都有很多的期待,大家都不用懷疑。
當我們這些成功的管理方式和現代的管理方式,就像在幾十年前國外的程控交換機、網絡交換機等等IT技術引入中國一樣,也許過了5年以后,中國的管理和技術方案會被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所接受,對我們的企業來說,也有更大的機遇。
Q:本屆展會很多企業都在宣傳AIoT,大家都在朝物聯網領域進行一些市場開拓、技術開發,您怎么看這個趨勢?
姚華:未來我們的城市會更智慧,我們的小區會更智慧,我們的交通工具會更智慧,物聯網和AI肯定會結合起來,所以才會有AIoT這個詞出來。
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大家都看到AIoT,是我們這些廠家去努力的方向。
Q:本屆安博會您有什么感受?
姚華:世界安防是中國的。整個1號館里面沒有一家屬于外國的企業,換言之,也就是中國即。*的安防都在這里,我們代表了*的安防。
Q:在技術和產品方面呢?
姚華:原來的安防是屬于信息化的一個支角,但是今天安防已經成為所有未來信息化的主要的中心。所有基于信息化及傳感器的技術,都在此次安博會上都有體現。
而且來觀展的人員的素質越來越高,館內所有的國內企業都是化的,拿出來的產品和理念也是化的,也都是*的。
如果我們去看一些國外的展會,國內展出的技術已經把我們現階段業界所有的新技術和新理念都在這里落地了,我已經沒有辦法具體說某個廠家拿出了某樣較*的東西,我認為現在已經不存在。
但是我發現整體展會,大家把目前所有我們能夠接觸到、應用到的新技術變成了產品,在這里進行了展示。
Q:今年中美貿易戰和前段時間美國發布的*,限制了國內比較優秀的企業,宇視下一步有哪些計劃?
姚華:我認為這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角逐,是美國打壓中國成為優秀國家的手段。但是對我們企業來說,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把自己每一步走得扎實、做得穩健,這個問題只是我們成長道路中的一些小小煩惱而已。
回答你的問題就是,沒有什么調整,我們就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Q:在一些產品的元器件進口方面,宇視會不會做一些調整?
姚華:我們在芯片方面,中國安防行業,國產化程度已經很高了,只有極個別的芯片可能會用到一些外國的產品。
但是從我們分析來看,我們目前在國產化應用方面已經走得比較超前了,用一些國內的芯片方案只是稍微慢一點,效率稍微低一點,但是不影響整個業務的發展,也不影響整個行業各個廠家的發展。
所以說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安防行業受到的沖擊要小得多,沒有太多可擔心的,再說主要的應用是在國內,國家在這個方面包括投向芯片、投向一些大的新技術,我們都覺得沒有什么可以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