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深圳經過40年的乘風破浪,迎來了特區成立40周年的歷史時刻,這個曾經的邊陲小鎮已演進為一座充滿魅力、活力、動力、創新力的亞洲第五大城市、第十一位金融中心城市,昂首闊步的走向世界舞臺。
與此同時,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從“經濟特區”到“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的核心區域也在不斷延伸。從初的羅湖延伸至福田、南山,如今沿著深圳中軸線,龍華,正處在這座城市發展新的風口上。
一、大膽闖,勇于試:龍華從邊緣走向中心
從經濟體制改革的嘗試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龍華正煥發出蓬勃生機:以觀瀾為核心的龍華行政中心,以紅山為核心的龍華商務中心,以龍華老區為核心的龍華商貿中心,功能明確,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形成了拉動龍華高質量發展的“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發展格局。這不僅與龍華“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的發展戰略不謀而合,更與深圳的“深港中軸”發展戰略一脈相承。
數據顯示,目前龍華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510余家,省市創新創業團隊24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70家、總量穩居全市第三,國*級創新中心1家(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省級創新中心3家(廣東省小分子新藥創新中心、智能化精密工具創新中心、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國家高新區2個(九龍山智能科技城-福民創新園片區、觀瀾高新園片區),產業轉型升級考核連續兩年全市第一,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展現了龍華的強大“引力場”。
二、組團集聚 錯位發展:孕育灣區中軸強核心
根據《龍華區城市更新“十三五”規劃》內容及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規劃產業發展,龍華政府在著力發展更新6大重點片區中,鷺湖科技文化片區、九龍山科技片區、觀瀾生態文化片區均位于觀瀾片區,占據了龍華區一半的重磅規劃,成為龍華區核心區域和灣區中軸之地。
區政治科技中心釋放豐富資源紅利
龍華區政府所在地的觀瀾片區,不僅地位顯赫,而且配套豐富,擁有著政府規劃紅利和政策、資源傾斜。未來,隨著一大批公共配套的到位,比起深圳北站+龍華現代商貿中心打造的深圳中央活力區,鷺湖新城+九龍山智能科技城將突出產學研特色、科技文化服務功能,打造輻射深圳北部及周邊城市的區域性科技文化中心。
鷺湖新城規劃效果圖
鷺湖新城核心區面積2.29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加快區“四館”(區文化館、圖書館、科技館、大劇院)和行政服務中心等公共建筑群、庫區西側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打造輻射深圳北部周邊的區域性科技文化中心。
梅觀科技創新走廊軸芯提供強大發展動力
觀瀾片區地處深圳中軸、串聯起龍華重要科技節點的梅觀創新走廊軸芯位置,沿線布局著深圳華為、富士康、富士施樂等名企,以及觀瀾高新園、錦繡科學園等產業園區,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產業走廊”。同時觀瀾片區還肩負著做實全市北拓發展戰略,探索建設龍華-東莞產業合作示范區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示范區,打造深莞協同發展試驗區的重任。
多維交通系統聯通核心空間載體
觀瀾片區地處灣區腹地、深圳中軸的龍華,擁有深圳北站高鐵主樞紐和多條區域性的交通廊道,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地鐵4號線、5號線、6號線已建成通車,4號線延長段即將于年底通車,龍華未來還將引入22號線、27號線和深惠城際線及其他地鐵線路,形成由高鐵、地鐵、城際線、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線網和“九橫九縱”骨干路網組成的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建立起“有軌電車+地鐵+公交”無縫銜接的現代化都市交通系統。
三、以產業支撐高質發展,以行動致敬特區
觀瀾片區依托觀瀾高新園區等產業區的整體運營和統籌發展,肩負起深圳市北拓、中優的發展戰略重任,聯合多家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推動片區邁步于高質量發展道路。
乘著經濟特區建立的東風,作為伴隨特區成長起來的國內智慧停車企業,捷順科技提前布局、奮勇爭先,將捷順科技中心設立在觀瀾高新園區核心位置,為龍華、觀瀾片區闊步向前貢獻捷順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除了提前將捷順科技研發基地整體遷入捷順科技中心,先行帶動區域成熟,共享捷順研發、制造、銷售網絡產業資源外,在承接特區內產業轉移的需求時,捷順科技中心將通過產業導入營造面向未來的科技生態圈,提供政策對接、商務交流、專業咨詢、生活配套公共服務成熟產業配套,與入駐企業開展全方*戰略合作,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學研結合和技術成果轉化,致力成為產業新引擎、國*級園區價值新*。
捷順科技將以研發總部基地的入駐為新起點,聚焦出入口智能化場景的主戰場,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緊緊抓住梅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有利契機,積極爭當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高品位建設示范區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