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近年來,城鎮化加速,越來越多人口涌入城市就業,大量高層寫字樓投入使用,在日常辦公使用中,高層寫字樓的許多相關問題也由此顯現。
常見痛點:
1、辦公建筑缺乏高效、便利的進出認證方式,人員進出管控難度大。
2、辦公建筑僅支持刷卡或者掃碼等單一的進出認證方式,便利度不足,人員進出緩慢。
3、寫字樓電梯數量不足或電梯利用率不高,上下班高峰期造成人員大量擁堵。
4、建筑訪客數量多,進出登記工作麻煩。
針對高層寫字樓的常見痛點,達實自主研發了“辦公場景高效通行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技術改善了高層寫字樓的進出管控體驗,為建筑的用戶提供快捷高效的建筑出入方案,提高建筑物業方的管控效率。
解決方案簡述
達實基于云邊協同的實時數據處理技術,將軟硬件結合,基于自主研發的物聯網平臺及產品,打造了達實智能“辦公場景高效通行解決方案”,將多樣化的識別方式結合電梯控制系統,實現了智能、高效的人員進出。

▲ 達實大廈辦公場景高效通行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效果
對于樓內員工:抵達大廈1樓,可通過人臉識別、二維碼、指紋或刷IC卡等方式進出通道閘;進出道閘的同時,人臉識別終端屏幕顯示系統指派的電梯編碼,指引乘梯,減少二次呼梯的操作成本,提高出入效率。
對于訪客:訪客可聯系樓內用戶,由用戶在大廈app中錄入訪客信息(如電話、人臉等)以及目的樓層。訪客抵達后可通過二維碼或人臉識別過閘,直達目的樓層,無需樓內用戶下樓接送。
對于物業:訪客通過系統自助登記,簡化了來訪登記的步驟,節約物業人力的同時,還形成了有效的大廈進出管控機制,保障大廈安全。
解決方案構成
達實智能“辦公場景高效通行解決方案”由C3物聯網平臺、人臉識別智能終端、DasEdge邊緣控制器、智能通道閘、二維碼讀卡器、IC卡讀卡器等組成,與訪客、梯控、派梯等系統無縫對接, 支持自動派梯、不摘口罩人臉識別等功能。

▲ 智能通道閘
C3物聯網身份識別平臺
達實C3物聯網平臺具備多平臺應用、可擴展性強、多級安全機制設計、高個性化、定制化等技術優勢,可部署在公有云、私有云或本地,實現建筑或園區內的人行通道管理、電梯管理、訪客管理、停車場管理、考勤管理、小額消費管理以及小額支付等功能。
人臉識別智能終端亮點
多尺寸:支持5寸、7寸、8寸、10寸等多種大小,適用性高,可用于各類建筑場景。
高識別度:采用高精度識別技術,支持夜間紅外、RGB雙補光;動態雙攝防偽,徹底解決各類照片在各種載體上的“欺騙”問題。
巨大數據庫:支持設備本地存儲10萬條通行記錄,3萬條抓拍記錄,最大儲存100000人臉數。
額外功能:除了人臉識別及二維碼之外,還可拓展指紋識別、人臉測溫等功能。

▲ 人臉識別終端圖
DasEdge邊緣控制器
達實自主研發的邊緣控制器DasEdge可實現對本地設備的實時監測和邏輯控制,芯片模塊器件均采用工業級標準,適配各種環境需求,為實現邊緣節點數據優化、實時響應、便捷連接、智能應用、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業務處理提供計算資源,有效分擔云計算資源負荷。

▲ 邊緣控制器
解決方案應用案例
達實智能大廈
達實大廈是達實智能于2019年投用的全新總部大廈,應用了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術打造,是南山科技園全新的綠色智慧地標。達實大廈應用了達實自主研發的“辦公場景高效通行解決方案”,低、中、高區分別設置了智能通道閘,大樓內用戶可憑借人臉識別、二維碼以及IC卡等方式識別過閘,識別過閘后,系統根據樓內實時的電梯呼叫情況,基于內置的智能算法計算電梯信息,派遣對應電梯至1層。對應電梯編碼直接顯示在人臉識別智能終端中,有效指引人員進出。

▲ “刷臉”進出
解決方案成效
1、為建筑的進出提供智能化的保障,嚴防非樓內用戶進出,保障相關辦公安全。
2、大廈前臺為“無人前臺”,訪客自主登記過閘,節省物業人力,提升接待效率。
3、有效提高電梯使用率,減少電梯閑置時間占比,優化了上下班高峰期的人員進出速度。
4、人臉識別終端和電梯派梯屏合一,節省了幾百萬成本。
其他應用場景
達實智能“辦公場景高效通行解決方案”擁有極高的普適性,除了常見的高層寫字樓外,可應用于絕大多數民用建筑、商用建筑甚至工業園區中,可滿足多種建筑場景的出入管控需求。

▲ 深圳中學實拍場景
場景1:應用于大型寫字樓的大堂,樓內用戶可以直接刷碼、刷臉進出,依靠聯動派梯迅速出入寫字樓。此外,外部訪客可經由內部人員錄入相關數據,通過二維碼或者人臉識別高效進出。
場景2:應用于各類高科技研究所,僅限于研究所內部人員進出,還能根據科研人員不同的層級,分配不同的電梯權限,實現區域管控,避免關鍵科研信息外泄。
場景3:應用于高層住宅小區的小區出入口或者各樓棟單元進出口,有效防止閑雜人等進出,保障小區居民安全。
場景4:應用于各類高中、大學的學生宿舍,有效防止外來人員出入,保障學生安全。
場景5:應用于各類工業園區的出入口,規范園區的進出管控,有效保護園區內設備、設施。
未來,我們將基于物聯網技術,更深入地挖掘市場需求,加強產品的研發創新,針對智慧城市的各個場景定制開發物聯網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希望我們對創新的渴望,最終可以一點點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真正的便利與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