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近日,新冠變異毒株的加速傳播,導致全國疫情形勢嚴峻,多地已對*室、電影院、線下培訓等室內密集場所采取關停措施,就連景區和工地等露天場所也因疫情告急被封控。
8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近期疫情最新情況,目前全國已經有17個省份出現確診病例,中高風險地區144個,為常態化防疫以來最多,但是從總體形勢來看,我國疫情還是可控的。
多省告急,工地疫情防控形勢緊張
鑒于工地現場人員密集、流動性大,來源復雜,近期疫情出現反彈,管控難度加大,多地相繼升級工地防疫管理政策,織密工地疫情防控網。
武漢:截止至8月3日,武漢一工地已出現新增確診病例9例、無癥狀感染者3例,目前武漢市對全區所有建筑工地加強防控管理,已對11處工地進行封閉管理排查。
江蘇:江蘇宿遷一工地宿舍確診病例1例,對此,蘇州市住建局發布建筑施工領域防疫通知:工地一旦發現有體溫不合格的,立即啟動應急方案,出現確診病例立即停工封鎖現場!
安徽:安徽一工地查出2名新冠密切接觸者,目前已追蹤隔離51人,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已下發政策通知,指導各工地和參建單位迅速收緊大建設疫情防控網,嚴格落實進出工地人員實名制管理。
深圳:針對近期多省工地出現零星病例,深圳市住建局也于8月4日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建設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規定自8月6日起,必須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否則不得進入工地!
科學防疫,智慧工地“有一套”
早在去年,智慧工地系統就為安全復工復產提供了很大助力。那么針對如今多省工地疫情告急,智慧工地又有何解決方案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智慧工地如何科學防疫。
1、智能測溫:使用紅外熱成像測溫技術可以快速完成測溫,不但能避免接觸感染,而且識別速度快、數據誤差小,一旦檢測到體溫異常,即刻發出警報。
2、人臉AI識別:部署人臉識別攝像機,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及建筑工地實名制管理系統等信息化手段,用人工智能算法對人員身份進行鑒別,準確掌握人員健康和流動情況。
3、數據中臺:及時記錄和統計每一位工作人員進入施工項目的考勤信息、測溫信息,節省人工成本,有效避免人群堵塞進、出口。
4、RFID定位:通過RFID人員定位芯片,項目管理人員可實時在模型上查看施工現場人員軌跡,防止疫情期間人員密切接觸、不戴口罩作業等危險行為。
5、應急管理:施工單位無須專門派人監管或運營管理,系統通過算法對各類傳感數據和視頻數據進行自動計算,只要數據出現異常,監管部門就會立即收到告警信息,及時處理。
結語:近日,疫情突然爆發式增長,再一次敲響防疫警鐘,只要疫情還未結束,防控就不能松懈。請大家繼續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盡早接種新冠疫苗,非必要不出遠門,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家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