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政策法規(guī)】近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印發(fā) 《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qū)委、區(qū)政府,市委各部委辦,市各國家機關,各國有企業(yè),各人民團體,各高等院校:
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7月30日
方案提出
通過5至10年的接續(xù)努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發(fā)展的“6個高地”——城市數字智能轉型示范高地、國際數據要素配置樞紐高地、新興數字產業(yè)孵化高地、全球數字技術創(chuàng)新策源高地、數字治理中國方案服務高地、數字經濟對外合作開放高地;明確培育新一代數字化出行、新型數字化健康服務、智能制造等6個標桿產業(yè),實施高級別自動駕駛全場景運營示范、跨體系數字醫(yī)療示范中心建設、數字化社區(qū)建設等6個標桿工程。
兩大任務
(一)率先建設數據原生的城市基礎設施
1、加快建設全感知城市
強化各類感知終端整體規(guī)劃和統(tǒng)籌管理,建立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臺賬、統(tǒng)籌實施的“一盤棋”推進機制。在道路交通、市政設施等領域,先行推進感知體系全面升級優(yōu)化,推進智慧桿塔等感知底座組網建設,加速窄帶物聯網等感知網絡覆蓋。加快實施“城市碼”建設工程,統(tǒng)一城市實體的基礎身份標識,推進“人”“企”“物”城市基礎感知數據的融合關聯和共享。
2、建設智能網聯化城市道路
加快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qū)建設和迭代升級,定義標準化智能數字路口,布設自動駕駛領域底層復用的數字化設施。將道路交通基礎元素和交通管理規(guī)則轉化為自動駕駛車輛可識別的數字編碼,以道路交通信息原生,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規(guī)模化運行。試點探索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模式。進一步推廣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qū)建設成果,開展大城市車路協同的路網建設和改造,實現城市級交通體系的全要素數字化。到“十四五”末,完成1000公里智能網聯道路建設,率先成為道路智聯領先城市。
3、建設數字城市管廊
應用感知和通信技術改造、建設城市管廊,形成自我感知生成數據、自動聯網匯聚數據、數據賦能安全運行的數字化城市生命線。全面推進水、電、氣、熱等表具智能化改造,建設高感知密度的智慧樓宇、智慧小區(qū),建立基于能源消費信息的感知體系。推動數字技術和綠色低碳技術在城市建筑、交通等各領域廣泛融合應用。
4、建設國際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
加快推進“雙千兆”計劃,實現千兆入戶和5G網絡全覆蓋。規(guī)劃建設支撐數字原生的專用網絡和邊緣算力體系,建成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高可靠低時延車聯網、工業(yè)互聯網、衛(wèi)星互聯網等。
(二)聚焦培育數據驅動的未來標桿產業(yè)
新一代數字化出行產業(yè)。以自動駕駛技術、車路協同解決方案為突破口,統(tǒng)籌“車、路、云、網、圖”,推進交通運輸工具、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出行服務轉型。培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制造、車聯網系統(tǒng)、自動駕駛技術、智能公共交通、智能出行等新一代交通出行產業(yè),促進北京交通運行模式的系統(tǒng)性變革。開發(fā)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多感合一與多桿合一的技術解決方案、基于統(tǒng)一交通數據的交通大腦系統(tǒng)、可商業(yè)化運行的自動駕駛出租服務等數字經濟特征新產品。探索發(fā)展智能收費、城市交通運行控制、物流車輛自主配送等車路協同應用場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要探索建立“監(jiān)管沙盒”,在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無線電頻譜、區(qū)塊鏈、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探索雙向開放創(chuàng)新。
標桿工程
具體到智慧交通的建設方面,《方案》提出數字城市操作系統(tǒng)創(chuàng)制工程、城市超級算力中心建設工程和高級別自動駕駛全場景運營示范工程三大工程。
(一)數字城市操作系統(tǒng)創(chuàng)制工程
建設新一代數字原生城市操作系統(tǒng),形成城市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5G應用的基礎。加快城市空間智能模型系統(tǒng)建設,部署與城市感知網絡交互的智能設備控制模型、感知數據分析與標注模型、推理服務平臺等,建立通用智能服務基礎。利用3D智能掃描、二維碼感知服務、城市視頻監(jiān)控網絡、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tǒng)等構建感知終端體系。對城市各類空間實體和邏輯實體進行賦碼,建設一人一碼、一物一碼、一事一碼的城市時空編碼體系。利用知識圖譜、圖計算推理預測等技術,構建城市空間對象復雜網絡。
(二)城市超級算力中心建設工程
應用智能計算沙盒、元數據網關、感知服務網關和隱私計算數據閥等技術,建設具備計算傳輸一體化能力、混合聯動型的城市超級算力中心,促進數據、算力、算法生態(tài)的協同發(fā)展。匯聚各領域、各類型數據資源,加快建設面向人工智能的超大規(guī)模樣本庫,打造城市數據資產底座。協同融合云端訓練中心與邊緣端推理平臺,建設人機交互的分布式特征工程平臺和推理平臺等服務平臺。建設各類數據交換平臺,強化城市數據供需調度中心功能建設,促進數據供給與需求高效鏈接,實現數據資產的智能化、系統(tǒng)化配置。智慧管控城市視覺和交通感知網絡等基礎設施,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催化落地。
(三)高級別自動駕駛全場景運營示范工程
率先實踐網聯云控技術方案,以車路互聯與云端協同的方式為自動駕駛提供感知與決策輔助。到2022年完成“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實時的云、可靠的網、精確的圖”五大支撐體系建設,引入新型交通基礎設施運營商,探索新型數字交通商業(yè)模式。搭建數字化交通綜合應用環(huán)境,鼓勵自動駕駛出租車、公交車、物流貨運車、環(huán)衛(wèi)車等高級別自動駕駛場景在國家和本市許可范圍內進行具體示范和典型應用。開展政策先行區(qū)建設,對場景應用進行創(chuàng)新監(jiān)管,形成數據交通新規(guī)則,為創(chuàng)新型自動駕駛場景應用提供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