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2021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在關于2021年中國主要發展目標中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由此,社區舊改的話題再次被熱議。一方面社區舊改大潮即將到來,另一方面,這幾年來,智慧社區的建設逐漸成為主旋律。
社區作為城市的核心單元,在舊改大潮和智慧升級的顯著趨勢之下,可以預估,將實現從基礎硬件設施到社區服務及管理系統的全面升級,圍繞著社區舊改和社區智慧升級的各類業務市場也將進入到新一輪的發展階段。
而社區智慧舊改過程中,存在著種種痛點,例如安全管理問題、服務問題、管理問題、運營問題等等,綜合成本及可行性考慮,結合安防技術的智慧小區,將會是未來具有相當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什么是智慧安防小區
智慧安防小區是對傳統社區的升級,在人防、物防與技防三方面的功能提升,通過結合時下熱門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去為各個小區建立更智能化的安防系統,有利于預防和解決不法行為。同時大數據平臺不光有采集信息的功能,還可以分析內容,讓小區管理變得輕松,環境更安全。
從智能安防系統去看,主要包括門禁系統、監控系統、樓宇對講等,利用高新技術設備去完成對小區內人員、車輛等元素的實時管控,安保人員在它們的輔助下可以更好地完成信息登記與安全巡視。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系統會自動報警,并鎖定可疑人員,將其行動軌跡曝光,輔助人員辦案。
智慧社區總體架構及相關配套安防技術

智慧社區總體架構
1、數據智能感知
在智慧城市建設浪潮下,各地方城市對于社區外圍的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已日趨完善,但是作為城市最基本組成單元的社區,仍然是建設盲區,存在著設施種類單一、老舊、覆蓋面不足等問題,就連基礎的視頻監控建設也不完善,無法實現對社區內“人、事、地、物、情、組織”等管理要素的全面信息感知。沒有最基礎的底層數據作為支撐,智慧社區系統的建設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因此,智慧社區系統建設的第一要務是感知設施的建設,通過感知設施實現對社區管理要素信息的智能感知。
智慧社區系統的感知設施建設,首先應圍繞“人”來進行。比如在小區出入口,安裝人員道閘,對進出小區的人員信息進行實時感知,在小區樓棟安裝門禁設備,對進出樓棟的人員信息進行實時感知。
此外,社區管理要素還有房屋、車輛、公用設施、事件等。對于房屋信息的感知,主要是通過安裝水電氣熱計量設備,對社區房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的數據進行實時感知;
對于車輛信息的感知,可以通過在小區出入口安裝車牌識別攝像機,對出入小區的車輛進行實時感知。有效記錄車輛信息,保障社區安全;
對于社區井蓋、路燈、電梯等公用設施,可以通過安裝物聯網傳感設備對其運行狀態進行智能感知。另外,對于社區的一些事件,比如消防安全、水質安全、環境衛生等事件,也可以通過安裝相應的物聯網傳感設備進行智能感知。例如高空拋物預警監控系統便能實現對高空拋物行為的監控和軌跡還原,精準找出高空拋物來源,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2、數據高速傳輸
在超特大城市社區應用場景下,將會面臨海量多源異構感知數據的傳輸,包括視頻圖像數據、人車實時抓拍數據、物聯傳感設備的感知數據等,這就對智慧社區系統的網絡通信設施建設提出了要求,要求智慧社區應提供光纖通信網、移動通信網以及廣域低功耗網等多種通信網絡,以適應不同類型感知設備的數據傳輸,并應具備高帶寬、低時延的數據傳輸能力。
3、數據高效計算存儲
基于社區應用場景下的海量多維異構數據,將會衍生大量的數據分析與計算需求,因此支持對海量數據高效計算存儲也是智慧社區系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
社區舊改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結合安防技術的智慧小區也從理論來到了現實,各地市小區情況如何?又存在著哪些市場機會?廣東安防協會為您匯總了智慧社區市場規模預計及全國部分地市建設情況。
智慧社區市場預估
當前,智慧社區建設的存在兩大方向,一是老舊小區的智慧化改造,另一方面是新建社區的智慧化提升。《2019年中國智慧社區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當前有7.9億城鎮人口,16.44萬個社區,我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預計2021年我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破5000億元。

全國部分地市小區舊改建設情況

全國城鎮小區舊改開工進展情況(截止6月底)
廣州
2020年,全市完成老舊小區微改造232個,“三線”整治496千米,累計改造老舊建筑2342萬平方米。今年,廣州還將全面推進完成100個老舊小區改造目標。并提出兩階段目標:第一階段(2020年7月—2021年12月),完成2016年摸查在冊、納入實施計劃,目前正在推進的323個項目(484個小區)的改造任務;完成全市老舊小區助殘設施改造;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需求的摸查工作,基本建成老舊小區數據庫;推動一批社會資本參與改造的試點項目實施。
第二階段(2021年7月—2025年12月),按照“成片連片,分步實施”的原則,結合老舊小區數據庫存量,建立儲備項目庫,每年滾動修編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將片區劃分為若干實施項目,逐年推進。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佛山
8月24日,佛山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佛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15項重點工程”進展成效通報會,并在會議上發布了佛山老舊小區改造成績單。
“自2020年以來,佛山市已累計對312個小區開展相關改造工作,涉及改造面積超過1189萬平方米,涉及戶數9.6萬戶,改造棟數1.1萬棟。”佛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宗紀昌在發布會上表示。
據他介紹,佛山2020年啟動的123個老舊小區改造,已完工51個小區,正常施工72個小區,全市總體工程進度為70%,力爭9月底前完成改造并通過驗收。2021年計劃啟動189個老舊小區改造,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力爭12月底前完成改造并通過驗收,將有力助推佛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汕頭
從汕頭市住建局獲悉,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呈現持續推進、全面開花的良好態勢,2021年計劃完成144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且需改造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共627個小區,涉及4600多棟樓、16萬多戶居民,改造后惠及50多萬人。
北京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和經濟增長方式,對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項目類型中重點涵蓋首都功能核心區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和保護性修繕、恢復性修建,老舊小區改造,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改造,老舊樓宇與傳統商圈改造升級等。其中老舊小區改造到2025年,力爭完成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1.6億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重點推進本市500萬平方米抗震節能綜合改造任務、3100萬平方米節能改造任務及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改造項目,配合做好6000萬平方米中央單位在京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重慶
近年來,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深入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居住小區里的多元應用,積極推動智慧小區和智能物業協同發展,讓更多市民在日常居住生活中也能分享到大數據智能化的發展紅利。
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打造智慧小區244個,集成智慧安防、智慧停車、智慧家居等智能化應用30余項,為小區居民帶來了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智慧化生活體驗。按照計劃,今年全市將再打造“智慧小區”120個。
江西
根據《江西省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2021年工作方案》,今年,江西省著力開展生態修復、特色彰顯、美化亮化、治理創新等行動,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美麗城市、文明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
江西省提出,開展“治理創新”行動,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管理執法水平,繼續開展城市創建活動,加強城市人文形象宣傳,彰顯城市地域特色,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深入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依據智慧養老、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工作計劃,繼續建設一批智慧城市示范項目。
繼續大力推進智慧小區建設,推進新建商品房小區100%配套智能化停車、安防、智能家居管理、充電樁等系統,推行“互聯網+”智慧物業建設,推動業主大會網絡投票和小區出入口人臉識別系統建設。持續推廣智能水表,不斷提高南昌等城市智能水表應用比例。
石家莊
石家莊市出臺《石家莊市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加快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今年10月底前實現“達標型”智慧安防小區全覆蓋,形成智能高效、管理到位、服務全面、安全實用的省會智慧安防小區應用體系。
《方案》指出,石家莊市將全面推進前端智能感知設備建設,根據封閉式、半封閉式、開放式居民小區的不同類型, 普遍建設安裝、改造升級視頻監控、人臉識別、車輛識別、智能門禁等前端感知設備,與公共安全視頻圖像智能應用平臺和“雪亮工程”平臺聯網對接。有條件的小區可逐步開展智慧消防、家居(聯網)報警、“技防入戶”以及小區監控中心等智能系統建設。
智慧社區的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多方面協調與配合。我們相信,結合了安防技術的智慧小區,必將為居民帶來更舒適的居住體驗,也將有效地推動城市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