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行業標準】1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185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1項國家標準修改單。
包括《高壓納燈性能要求》、《發光強度、總光通量標準燈泡》、《工作測光標準燈泡》、《燈控制裝置的效率要求第2部分:高壓放電燈(熒光燈除外)控制裝置效率的測量方法》、《村鎮照明規范》、《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桿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101部分:一般要求系統組件》、《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102部分:一般要求控制裝置》、《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201部分:控制裝置的特殊要求熒光燈(設備類型0)》、《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304部分:特殊要求輸入設備光傳感器》等10項照明相關標準。
相關標準實施日期為2022年。
據了解,《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桿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為首個智慧燈桿領域國家標準、《村鎮照明規范》為首個村鎮照明國家標準,填補了相關領域的標準空白。
1、《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桿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
標準規定了道路多功能桿的總體要求、基本組成、桿體設計要求、附屬設施要求、檢驗要求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準適用于燈桿高度小于20米,作為城市道路、公路、高速路、廣場、公園、庭院等公共設施多功能桿。道路多功能桿重點規范基本組成、必選搭本標準規定了智慧桿的桿體分類、一般要求、設計要求、布局要求、功能要求、安全要求以及運營服務要求等內容。桿體分類依據道路場景,桿體高度進行分類。一般要求對供電要求、管線要求、環境要求進行了規范。
設計要求綜合考慮安全性、穩定性等因素對智慧桿的層次設計進行了規范。為滿足智慧桿的覆蓋需求,對智慧桿的布局、間距等進行了規范。功能要求中為實現智慧桿的功能需求,規范了功能通用要求、功能描述、功能配置等內容。對智慧桿安全提出高要求,包括電氣安全、通信與信息安全等。
為有效管理智慧桿的長期使用,規范運營服務,包含信息管理、運行監控、維護等內容。載設備、規范桿體的荷載要求、抗風設計等,使新型多功能桿可安全支持搭載移動通信設備、智能照明設備、視頻監控設備等,滿足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同時對安全提出高要求,包括電氣安全、通信與信息安全等。也對相應的附屬設施進行要求,包含附屬設施如照明設備、移動通信設備、視頻監控設備或者其他搭載設備的供電要求,管線要求(光纖、電纜)、接地要求。
2、《村鎮照明規范》
《村鎮照明規范》標準適用于新建和改建的村鎮照明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維護管理,該標準將規范村鎮照明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提升村鎮照明設施水平,為居民創造良好的勞動和生活環境,確保照明設施得到合理科學的布局和落實,改善村鎮照明缺乏建設標準的現狀。
3、《高壓納燈性能要求》
標準規定了符合GB/T19652安全要求、普通照明用高壓鈉燈的分類與命名、主要尺寸、基本參數、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還規定了燈啟動和工作時的電氣特性以及與其配套使用的鎮流器、觸發器和燈具的設計參數。
4、《發光強度、總光通量標準燈泡》
標準規定了發光強度、總光通量標準燈泡(以下簡稱燈泡)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適用于保持和傳遞國家光度單位的量值,并作為測量發光強度、總光通量的標準燈泡。
5、《工作測光標準燈泡》
標準規定了工作測光標準燈泡(以下簡稱燈泡)的產品型號、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適用于測量總光通量量值時作為標準光源用的燈泡。
6、《燈控制裝置的效率要求第2部分:高壓放電燈(熒光燈除外)控制裝置效率的測量方法》
《燈的控制裝置效率性能第2部分:高強度放電燈(熒光燈除外)控制裝置效率的測試方法》是燈的控制裝置效率性能系列標準其中之一。該標準規定了高強度放電燈(熒光燈除外)用電磁控制裝置的功率損耗、電子控制裝置的總輸入功率和備用功率的測量方法。定義了高強度放電燈控制裝置效率的計算方法。
7、《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101部分:一般要求系統組件》
規定了使用交流/直流電源供電的電子照明裝備的數字信號控制協議。
8、《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102部分:一般要求控制裝置》
適用于由電子照明設備數字信號控制的總線系統中的控制裝置。該電子照明設備符合IEC 61347(所有部分)的要求,并有直流供電電源。
9、《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201部分:控制裝置的特殊要求熒光燈(設備類型0)》
規定了與熒光燈相關的,使用交流/直流電源供電的電子控制裝置的數字信號控制協議和測試方法。
10、《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第304部分:特殊要求輸入設備光傳感器》
標準規定了系統的電氣規范、接口電源、傳輸協議結構、定時、操作方法、變量聲明、指令定義及測試程序,用于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DALI)的標準化,以保證在樓宇管理系統的照明子系統中,不同廠家提供的電子控制裝置和照明控制設備之間實現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