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上市公司】2013年開始,智能家居市場逐漸成為許多玩家關注的新風口。互聯網廠商、安防和家電廠商、IT企業,都想知道站在這個風口可以飛多高。
也是在2013年,有一家特殊的公司——螢石網絡成立了,說螢石特殊,是因為和聲浪更大的眾多的互聯網公司相比,螢石像是個異類,當別人在說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來買單時,他們卻說結硬寨、打呆仗。
今天這家特殊的公司已經走上了IPO之路,我們從招股書上來看看他們過去8年的表現。
5年實現穩定盈利
銷售額和營業利潤是一個公司成長的直接表征,螢石2020年的營收達到30.68億元,招股書披露,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螢石智能家居攝像機2020年全年出貨量處于全球市場前列,占全球市場份額約14.39%。

螢石網絡2018-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41.88%。注意到招股書中披露,根據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受疫情影響,2020智能家居相關設備銷售出現大幅下降,未來幾年將延續高增長,市場前景還是向好。
螢石網絡2018-2020年的營業利潤率分別為8.26%、10.26%、11.19%,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作為一家2013年創立的公司,5年時間就實現了穩定盈利,而且已經形成了穩定的造血能力,不得不說在眾多的新公司中這并不多見。
因為上游原材料緊張,價格不斷上漲,螢石21年上半年存貨的規模增長很快。在招股書中寫到,2021年上半年,公司為了應對上游原材料價格變動,充分利用供應商信用政策,采取了積極的備貨策略,由此存貨規模擴大。在供應鏈不確定來臨的時候當機立斷,加大存貨,顯示了其果斷的戰略能力。
渠道均衡,產能獨立
觀察螢石的銷售結構可以發現,螢石的線下、線上、大客戶多個渠道都有銷售貢獻,前五大客戶的占比30%左右,對于一家C端公司來講不算很高,營銷網絡的布局已經較為均衡。

(上圖:2020年度前五大客戶情況)
相比于眾多互聯網公司,螢石渠道端的差異化特點還在于其線下渠道強大的收入貢獻能力。招股書中披露,經銷商具備地域和專業優勢,可以因地制宜的制定銷售策略,公司一直以來均重視線下經銷商渠道建設。回看過去多年的新消費勢力起起伏伏的過程不難發現,線上的銷售量起來的快,往往下降的也很快,所謂興也勃焉亡也忽焉,而線下的渠道需要時間培育,一旦實現規模就會成為堅實的收入來源。

(上圖:智能家居產品收入按渠道劃分情況)
在生產方面,螢石2019年開始自建產線,2020年開始即主要采用自主生產模式進行生產,也有了前面提到的面對供應鏈波動大規模備貨的故事。短短7、8年的時間,公司在產銷兩端都站住了腳。
產品多維,云端支撐
智能家居需要的是什么樣的技術作為基礎?相信這是每個從業玩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做產品還是做平臺?做產品的話,要盡量低價還是要把產品做扎實?做平臺的話,是要定位成門戶網站式的大而全還是圍繞關鍵垂直應用做專做深?如果既做產品也做平臺,產品要不要免費,反手再從平臺上把錢賺回來,甚至將客戶的流量賣給第三方變現賺更多的錢?
這些年的智能家居百舸爭流,各路玩家各顯神通,螢石的切入點是既做產品也做平臺,但產品賺產品的錢,平臺賺平臺的錢:產品靠的是產品強悍的競爭力,平臺靠的是對分場景應用的深入挖掘。
螢石的產品很能打,到今年已經連續5年蟬聯天貓平臺雙十一的攝像機冠軍。螢石沒有選擇超低毛利的競爭路線,攝像機是螢石的主打產品,從招股書看,每年占到銷售額的60-70%,通過不斷推出多種形態的產品,不斷豐富產品品類,螢石避開了低價競爭的陷阱,保持30%左右的毛利率。

(上圖:主營業務收入分類情況)
螢石云的定位很有差異化特點,與提供基礎設施的廠商(IaaS層)合作,既可以做PaaS,也可以做SaaS。通俗的說,就是租下來一棟由別人(基礎設施廠商,IaaS的提供者)建設的大樓,改裝成商場,將一部分店面租給專門的經營者(螢石面向B端提供PaaS服務),也自己直營幾個店面(螢石面向C端客戶提供SaaS服務)。
有一個云平臺還不足為奇,云平臺上連接的設備主要是視頻。其實,各種信息來源中,視覺扮演的角色是最重要的,人眼接收的信息超過信息來源的70%,基于視頻開發應用,會是各類應用中最有深度的一種,也意味著用戶的粘性大,可持續性強。

(上圖:主營業務毛利率情況)
多元的云服務能力,配合著螢石既有的過億臺聯網設備,加之基于視頻圖像這種復雜程度最高的信息來源,將有大量深挖應用的機會,由此云應用業務將愈發穩定。到2020年,螢石云平臺服務的收入超過4億,云平臺服務的毛利率維持在超過70%的高位,螢石在這條獨具特色的互聯網道路上已經找到了明確的方向。
步步為營,行穩致遠
對比同時代創業的其他公司,與當下故事橫飛的資本市場中的其他初創企業,螢石對業務的展望似乎總是低調沉穩。
2016年,智能家居市場群雄逐鹿,萬馬奔騰,到這一年底螢石設備接入數和用戶數雙雙突破千萬,螢石總裁蔣海青在接受采訪時說,“很多技術型的企業會掉進“坑”里,很多技術人員太關注技術,而忽視了關注人性。所以我們應該要求產品經理不止要關注技術,還要了解市場,觀察、理解人性。總體來看,穩步走,銷售的毛利率要控制好,合作伙伴、核心技術、供應鏈、生態圈都要共同做好。”
2018年,智能垃圾桶、智能保溫杯等奇思妙想層出不窮,所有的家電似乎都被冠上了智能的名頭,這一年螢石實現盈利,京東天貓的雙十一銷售冠軍也保持了3年,這時蔣海青在面對媒體時說,“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偽智能”,因為部分創業公司對智能的理解局限于在傳統產品基礎上加個APP。技術化的思維很容易掉進自我的陷阱里,推出一些消費者并不需要的產品。”
如今這家公司已連續三年盈利,憑借著過硬的產品,以不犧牲毛利率的方式推進著銷售增長,產銷布局愈發成型穩健。物聯網平臺上也已經積攢了1.36億臺設備,平臺注冊用戶超過8,000萬,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3,000萬,日活躍用戶數量近1,200萬。“螢石云視頻”應用中的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達到近150萬名,開放平臺注冊的境內外行業客戶近18萬名。
不難看出,螢石網絡就是這樣一家擁有扎實的業務布局,穩健的拓展節奏,明確的賺錢能力的新公司,走到今天沖刺科創板也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