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品牌專欄】 城市是人們集中生活的地方,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努力做到城市治理彰顯情感溫度、提升治理效能、凝聚治理合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從參與建設北京市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到“城市網格化管理”在全國主要城市已基本布局成型,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深耕其中。現在,每天全國500多個城市有超過100萬條問題案卷通過“數字政通”建設的網格化管理平臺得到解決。
把握時代脈搏,邁向行業縱深處
經過幾十年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60%,城市發展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社會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和治理體系隨之發生重大變化,城市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現階段,城市管理的整體性、系統性不強,城市運行管理狀況底數不清,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應對風險處置能力不足。因此,城市治理能力還有待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市容市貌管理短板明顯——一些城市主次干道干凈整潔、綠樹成蔭,但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農貿集市等區域“臟亂差”問題突出,形成鮮明反差,群眾反映強烈。
城市治理中的風險問題越來越突出——各種資源要素高度聚集,城市治理中的風險不斷積累,各類風險交織疊加,城市已成為全局性、系統性風險的匯集地和高發地。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安全生產事故、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危害,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
作為智慧城市核心應用與運營服務提供商,近年來,數字政通致力于以“網格化+管理模式”助推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數字化進程,以技術路徑催生管理變革和服務模式創新。
2020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央網信辦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包括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在內的7項重點任務。在重慶、山東濟寧、山東青島等多個“新城建”試點城市,數字政通深度參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取得了積極成效。
深耕行業數年,賦能城市智慧化
“網格化是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網統管’可以通過網格化解決,城市的運行管理服務可以用網格化思路解決,市域社會治理也可以通過網格化思路解決,網格化是數字化的核心。”數字政通相關負責人曾這樣說道。
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一網統管”已然成為城市治理的一個趨勢和熱點,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能夠有效推動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之間業務協同,是數據共享非常重要的支撐和驅動。
在重慶市江北區,數字政通以城市管理網格化系統為基礎,分期推進、集成建設各子系統和城市部件物聯感知體系,已建設完成綜合監督、市容環衛、市政設施、城管執法、路燈照明及停車管理等21個業務系統,形成城市管理服務和運行安全并重的綜合性、智能化協同管理平臺。依托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江北區提升了城市治理過程中的問題處置能力,不斷賦能基層治理。
在山東省濟寧市,全市統一的“運管服”平臺加快建設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該平臺向上連通國家平臺、省級平臺,向下一體化貫通市、縣(市、區)并延伸至重點街道(鄉鎮),且匯集疊加了大數據、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水務、環保等31個部門相關業務數據,拓展形成包含90多萬個部件在內的城市運營管理主體數據庫,同時不斷深化智能化場景應用,織密城市治理感知網絡,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在山東省青島市,“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協同聯動、全市一體、高度集成”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體系于2021年5月正式上線運行。通過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青島市初步破解了“發現難”“管理難”“服務難”等問題,平臺日均流轉處置城市管理問題8000余件,問題處置率和群眾滿意率均在97%以上,有效解決了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緊跟發展步伐,乘勢而上正當時
隨著數字化進程不斷推進,全國各地紛紛建設數字孿生平臺作為網格化的支撐,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為重要場景,加快構建數字孿生城市。當前,數字孿生正成為推動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經濟結構、商業模式等重塑重構的強大動力,將助力智慧城市精準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原來的“網格化”更多關注城市管理領域,現在的“數字網格”則將社會治理領域的方方面面吸納進來,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孿生模擬,通過云平臺實現數據儲存,通過“城市大腦”實現數據分析和應用結合。
2021年8月,“數字政通”發布了“晶石”孿生平臺。該平臺通過全要素快速構建能力,可實現對L1級(城市基礎地形模型)、L2級(城市白模)、L3級(建筑外觀模型)、L4級(城市部件模型)、L5級(城市樓體和室內結構模型)等三維模型的快速構建;全時空的精細仿真能力,可實現對季節、氣象、晝夜、城市變遷、地上與地下設施等時空場景的精細仿真;與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需求深度融合,構建可管理的“城市部件”“城市事件”“城市路燈”“城市道路”等城市運行管理三維應用場景,實現治理要素三維精細化表達。
數字政通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城市建設要聚焦“一橫”“一縱”。“一橫”即建設好智慧城市的核心平臺——一網統管平臺;“一縱”即深化城市管理運營服務,如信息采集、垃圾分類、城市停車等城市精細化管理運營服務。在這個進程中,數字孿生平臺將成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增強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其中就包括“強化政府數字化治理和服務能力建設”。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仍是未來城市管理的發展方向,圍繞“數字網格”的一橫一縱,現有的網格模式被不斷優化和升級,然后擴展更多應用場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城市全要素數字化和虛擬化、城市全狀態實時化和可視化、城市管理決策協同化和智能化。可以預料的是,“一網統管”仍是下一個數字城市、智慧管理的發展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更新,為智慧治理開啟了全新窗口,推動城市治理步入正向循環——更多部門協同、更多場景落地、更多服務實現,由此沉淀出更多數據,不斷推動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一座座由“智慧”點亮的城市也將不斷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