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協會要聞】2022年1月27日,《中國安全防范行業年鑒》(以下簡稱《年鑒》)2021版編委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安協”)副理事長、《年鑒》編委會副主任陳朝武,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安全技術防范與視頻應用管理處副處長楊世峰,中安協秘書長王楠,中安協副秘書長劉存信、孫振東以及來自各地行業管理部門、安防協會、技術服務機構、相關院校及企業的30余位編委會委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圖:編委會會議現場
會議由中安協秘書長、《年鑒》主編王楠主持。王楠秘書長對與會委員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編委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借此機會給各位委員提前拜年。他表示《年鑒》作為全面介紹中國安防行業發展變化的大型綜合性工具書,自2002年創刊以來,在公安部科信局、各省公安廳科信處、技防辦、各地安防協會以及相關安防技術服務機構和廣大安防企業、用戶單位的大力支持已成功出版了19版,獲得了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他指出,《年鑒》2021版是第二十版,也是《年鑒》走過二十年的新起點,具有特別重要的標志性意義,希望各位委員能夠充分發揮行業經驗和智慧,獻計獻策,群策群力,做好《年鑒》2021版編輯工作。
《年鑒》編輯工作組具體負責人李琴向各位編委委員匯報了《年鑒》2020版整體編輯工作情況,并就2020版編委會工作會議中編委委員們在框架、內容、工作流程、工作機制等方面所提出的問題與建議的改進情況、改進成效作了重點匯報。
會上,中安協副秘書長劉存信介紹了《年鑒》2021版年編輯計劃和設想。他指出,《年鑒》2021版須進一步明確行業工具書的功能定位,并且要充分反映2021年行業發展狀況,在此基礎上推進《年鑒》框架體系的規劃、目錄結構的平衡以及篇章節的設定等工作。他還通過對多版《年鑒》的框架體系與篇章節設定對比,詳細闡述了《年鑒》2021版編輯框架體系與篇章節設定,并邀請各位編委進行討論提出意見。
在編委會對《年鑒》2021版編輯框架及任務討論環節,編委會各成員踴躍發言,充分肯定了編輯工作組擬定的《年鑒》2021版編輯框架,并提出了改進意見和相關建議:一是要平衡目錄內容結構,相關內容歸類更精準一些,全書體例、體量要上下呼應協調,進而讓《年鑒》在內容與架構上更扎實;二是針對市場行業研究性內容,要前后銜接,內容數據統一;三是要進一步體現國際化內容,展現國際安防發展情況與大事;四是創新版式內容與展現形式,可多借助多樣化的數據圖表等,豐富文章內容,提高可讀性。五是安防應用領域的擴展與延伸,應增加安防系統建設在不同行業應用情況的內容。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安全技術防范與視頻應用管理處副處長楊世峰充分肯定了編委會工作組提前召開《年鑒》2021版編委會會議做法,他認為通過在《年鑒》編輯工作之初議定年鑒體例框架、任務分工、時間節點等,為接下來的工作打下了基礎。同時他還表示基于行業各個層面的需求來看,《年鑒》作為行業工具書的職能定位是不變的,并且編輯工作組要成立工作專班,通過對各機構提供的素材進行系統梳理,達到內容的高度凝練,真正體現《年鑒》工具書的價值。
針對《年鑒》2021版框架內容,楊世峰副處長提出,編委會工作組重新在框架上引入“篇”,不僅串聯起各章節,同時也讓《年鑒》整體內容上更清晰明了。他還針對篇、章、節內容的劃分與標題提出了詳細的意見。
中安協副理事長、編委會副主任陳朝武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年鑒》編輯工作組提前擬定編輯框架與任務分工值得肯定,實現了會議召開有的放矢、有靶可打。同時,她提出《年鑒》在體系與內容上要體現2021年行業特點,同時要呼應2022年工作,實現動態與靜態的區分。動態內容要更吸引人,體現行業發展;靜態內容要精煉,有所取舍,讓初入行業的企業人員更便捷了解行業;她還提出《年鑒》編輯工作要形成組織機制,落實核心編制組,保障《年鑒》編輯工作扎實穩健推進。
編委會召開期間,各與會編委還對2021年安防行業具有影響力的事件進行了投票,初步擇選出2021行業發展具有影響力的十大事件,后期經多方復核后,將擇期發布,并收錄進《年鑒》2021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