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去年五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首次提出了“東數西算”工程。近日,再次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東數西算”是什么?
“數”指數據,“算”指算力,即為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東數西算”是勇敢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講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充分發揮我國體制機制優勢,從全國角度一體化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這與國家“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戰略相似。
東部樞紐處理工業互聯網、金融證券、災害預警、遠程醫療、視頻通話、人工智能推理等對網絡要求較高的業務;
西部數據中心處理后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對網絡要求不高的業務。
在數據及算力上東西部市場供需不匹配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提到: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但是,據《2021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地區數據中心仍然存在“供不應求”的現象,由于土地、能源等資源日趨緊張,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繼,而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
在整體上架率方面,華東、華北、華南約在60%-70%,其他地區約在30%-40%,一方面蓬勃建設,數據中心尋找用戶;另一方面用戶找不到適合自身需求的機柜,兩方面存在供需不對等、需求不匹配、信息不通暢的矛盾。面對市場的現狀,如果靠企業自身去實現資源的分配和基礎建設,是不現實的,需要依靠國家的力量來推動。
“東數西算”布局:8個算力樞紐和10個集群
8個算力樞紐
通過在全國布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8個國家算力樞紐,引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向樞紐內集聚,發揮規模化、集約化效應,有利于集中政策及資源,提升整體算力規模和效率,帶動數據中心相關上下游產業發展。在算力樞紐之間,打通數據高速傳輸網絡,強化云網融合、多云協同,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加快實現全國數據中心的合理布局、優化供需、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
10個集群
在當前起步階段,8個算力樞紐內規劃設立了10個數據中心集群,通過劃定物理邊界,明確了綠色節能、上架率等發展目標,比如,集群內數據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達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顯著提升。對集群發展情況將進行動態監測,科學評估集群算力的發展水平和飽和程度。結合發展情況,今后還將不斷優化完善布局,適時擴大集群邊界或增加集群,論證新設算力樞紐,實現算力統籌有序、健康發展。
“東數西算”給云計算企業帶來哪些利好?
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覆蓋門類廣,“東數西算”的帶動效應非常大。那么,“東數西算”會給云計算企業帶來什么?對于云計算企業來說,影響其市場發展的因素可概括為三點:
1. 平臺算力服務品質無法滿足終端企業的需求;
2. 建設及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云計算企業利潤及終端企業上云的意愿;
3. 無法合理去分配算力資源,提升使用效率。
“東數西算”工程落地,給云計算企業帶來了以下利好:
1. 政策明確集群內數據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達到65%以上,目前全國平均上架率在50%左右,給云計算企業產業鏈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2. 有效減少數據繞轉時延,能加快實現云網協同,提升企業平臺算力服務品質,助于終端企業享受更為便捷、易用的算力服務;
3. 大大降低了企業數據中心建設成本,減少了長途輸送費用,并且有效保障了數據中心能源供給,降低了電力成本,這樣相應的終端企業上云的投入也會減少,提升終端企業上云的意愿
4. 并且通過集群的劃分保障了算力的合理分配,供需更加平衡,避免資源的浪費。
結語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回應:“下一步國家會加大統籌力度,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一體化推進算力優化布局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提升8大算力樞紐的影響力和集聚力,牽引帶動全國算力一體化協同發展。”, 政策的落地,讓“東數西算”有了更好支撐,將給全國云計算企業快速發展帶來了航空級助推器,是國家發展數字經濟的強力舉措,作為云計算企業應該緊跟政策的步伐,快速布局,在大力發展自身的同時為國家成為數字強國貢獻自己寶貴的力量。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