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內部分地區出現疫情散發,道路運輸環境復雜,進一步推動了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進程。除路測逐步進入更高級別外,資本也加速入場搶占機遇,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發展前景也逐漸明朗。
2021年4月,為充分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與推廣,北京創立了全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政策先行區;
2021年11月,北京開放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在經開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投入近100輛自動駕駛車輛;
2022年4月,北京經開區首次開放主駕無安全員示范運營試點。截至目前,北京經開區無人化道路測試累計里程超30萬公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累計訂單量超43萬人次,測試運營狀況良好;
2022年7月20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宣布,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投入30輛“主駕無人”車輛,并開展常態化收費服務。百度和小馬智行成為首批獲許企業。自此,國內首個無人化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正式開放,標志著國內無人化出行服務從示范運營邁入商業化試點新階段。
“主駕無人”車輛是指主駕駛位沒有配備駕駛員,而副駕駛配備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公開資料顯示,從主駕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到如今“主駕無人、副駕有人”的商業化試點,北京經開區只用了八個月。
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主駕從有人到無人的變化,必將進一步激勵自動駕駛的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推動中國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進程。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在無人化、商業化兩大維度都在快速推進,自動駕駛的商業模式正在得到進一步驗證。當然“主駕無人”測試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將持續深化無人化技術驗證迭代,以政策創新賦能商業化探索需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產業步入整車無人化階段。
另外,據北京市自動駕駛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還對《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修訂后的實施細則新增了無人化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相關條款,量化了申請的核心指標,并綜合考量無人化各階段的交叉性與連續性,為企業申請開展商業化試點指明方向,進一步提升管理機制的規范性。
據中信證券分析,自動駕駛是萬億級的潛在廣闊市場,預計其中城市開放場景的市場空間最大。在加入自動駕駛賽道的35個城市中,有不少城市如贛州、漳州、嘉興、盤錦、鄂爾多斯、莆田、德清、惠州、保定、襄陽、安慶、肇慶、蕪湖、滄州等城市,也和北上廣深等核心城市一樣有著成為“自動駕駛之城”的夢想。
結語:作為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北京市“主駕無人”商業化試點的正式開放對整個行業來講都是莫大的鼓舞,也為其他城市起到了示范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