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每年的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都是我國防汛抗洪最關鍵的時期,也就是氣象、防汛部門所稱的“七下八上”。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關鍵期,強降雨天氣增多,除了加強監測預警,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及時加固維修建筑物和相關設施設備,提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也是防汛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近期,北方地區相繼進入主汛期,防汛減災形勢日趨嚴峻。做好防汛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直接關系著防汛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各項防汛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防汛物資,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抗洪搶險中用到的事物以及預防洪澇災害所涉及的器材,主要包含防汛搶險工具與設備和防汛設備物資兩大類別。具體包含救生圈、救生衣、防汛袋、土工布、砂石料、裝載機、海事衛星系統、駁船、推土機、應急手持電燈、柴油發電機組、汽油發電機、溺水自動救生器、水上安全帶、玻璃鋼救生艇、料石、止水橡皮等。
做好防汛應急物資常規養護、檢查更新、數字化管理等日常工作,切實做到各類防汛物資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不誤事”,對全力備戰“七上八下”主汛期至關重要。
常規養護:定期檢查防汛物資的保管養護情況,做好防蟲防潮工作,確保防汛物資種類齊全、數量充足,防汛搶險設備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確保在汛期應急搶險任務中及時有效地發揮作用。
補充更新:定期對物資庫儲備情況進行清點和檢查,及時進行補缺補漏,添置防汛物資器材,確保防汛物資及時更新、儲備,確保緊急情況發生時能拿得出、用得上,為防汛應急搶險提供堅實保障。
數字化管理:完善倉儲管理系統數據平臺,加強儲備物資數字化管理水平,提高倉儲調撥效率,從容應對突發險情處置,保障防汛防臺工作有序開展。
在備足防汛應急物資的同時,水利部門往往還會運用一些現代化科技手段,多措并舉織密防汛“安全網”。如利用省、州、縣(市)三級防汛抗旱異地會商系統和雨水、墑情監測系統等,密切關注雨情預報和上游來水量,跟蹤防汛形勢,一旦出現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將洪災隱患扼殺在搖籃中;還有移動抽排機器人、無人機搜救設備,滿足城市內澇和下穿隧道等重點場所的應急搶險需求,切實做好防汛、防臺、防雷等災害準備。
結語:對防汛物資的儲備要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早儲備”,確保物資儲備齊全、管理有序,切實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是確保安全度汛的有力保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