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12月7日消息,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方消息,2022年11月16日至29日,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第67屆公開理事會成功召開,會議期間,大會主席發表聲明,正式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已與國際搜救衛星組織四個理事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美國)完成了北斗中軌搜救載荷加入國際搜救衛星組織政府間合作意向聲明的簽署工作。
同時,大會還審議通過了全球衛星搜救系統技術和程序標準文件中北斗相關的修訂內容,標志著中國正式成為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空間段提供國,北斗國際搜救服務成為繼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后第二個獲得國際組織認可的全球服務。
國際搜救衛星組織成立于1979年,由其運行的全球衛星搜救系統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推行的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1992年,中國成為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用戶國。1997年,中國成為國際搜救衛星組織地面設備提供國。
2016年以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會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組織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等單位,經歷設計論證、技術攻關、頻率協調、星地設備建設、載荷發射組網、國際入網協調等六個階段,歷時六載,從無到有,建立起北斗國際搜救服務系統,并按照國際組織標準要求,為全球用戶提供 406MHz 遇險信號轉發服務及特色返向鏈路服務。
下一步,中國將履行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空間段提供國的職責,會同其他空間段提供國,不斷提升全球遇險報警及搜索救援能力,優化提升北斗國際搜救服務性能,加快北斗特色返向鏈路服務全球化應用發展,為全球航海、航空和陸地用戶提供公益性遇險報警服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