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2月4日9時10分許,溫州高速交警一大隊視頻發現一輛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行駛至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南塘樞紐處,竟在主線“蛇形”倒車,后方多車緊急避讓差點引發交通事故。民警立即通過智慧警務系統聯系半掛車駕駛員韓某,制止其危險行為,并進行處理經詢問。了解韓某原本打算往臺州方向行駛,因不熟悉路線走錯路,于是就倒車試圖進行“補救”。
無獨有偶,2月3日12時30分許,杭州高速交警在視頻巡查時發現,一輛大貨車在溧寧高速杭州方向楓樹嶺隧道出口主線上停了下來。更令人詫異的一幕發生了,此時的路面流量大,又是彎道和隧道出口,大貨車居然不顧危險,在主線上“玩起了倒車把戲”。這險象環生的一幕,讓指揮室視頻員著實捏了一把冷汗,隨后立即啟動“空地打擊”,全程鎖定車輛的同時,安排附近警力前往處置該車輛,最終在大店口收費站被成功攔截。
在對這兩起倒車事件的處置中,智慧警務系統都起到關鍵作用,快速的處置了警情,對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大有幫助。
關于智慧警務你了解多少?
智慧警務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智能引擎、視頻技術、數據挖掘、知識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公安信息化為核心,通過互聯化、物聯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方式,促進*各個功能模塊高度集成、協調運作,實現以警務信息“強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應用”為目標的警務發展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警務的應用領域其實非常的廣泛,根據我國警種的分類,設有戶籍、交通、治安、消防、刑事、司法、鐵路、港務、航運、森林、經濟、外事、邊防、武裝,以及勞改、勞教等24個警種分類。在這些不同的領域應用,對智慧警務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
比如在交通領域應用,除了上面提高的對倒車行為的快速發現、處置,在城市道路中,對不佩戴頭盔、闖紅燈等行為,可通過路口的監控進行“喊話提醒”,及時勸阻危險行為;在公安偵查中,通過對涉案人員的行為分析,案件信息的智能分析等,可以更快速的發現其中的問題關鍵;對于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通過構建群體聚集分析模型,智能判斷出某區域是否有擁擠堵塞、異常聚集等行為,自動警報并提出分流方案,以便及時出警……
事實上,智慧警務除了可以在工作上更好幫助到公民,保護百姓的人身財產安全,提供更高質量、便捷、舒適的服務,智慧警務也大大提高了公安以及司法等部門的內部管理水平,給警務人員更好的辦案環境,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做出了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明確提出要完善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而該項政策落實到公安口,則是深化公安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加強公安裝備建設。在剛剛結束的十二五期間,國家對于智慧警務建設的投入進一步加深,全國約三分之二的省份建立了警務航空隊,配備了無人機等新銳智慧警務裝備,實現了警務能力的大幅提升。
而在新基建興起的現在,隨著公安、交通、消防、海關、城管等產業智能化需求的進一步提升,以執法記錄儀、無人機、警用車輛等智能警務設備的銷售占比和產業價值都有了顯著提高,并將持續在市場發力。
近年來,各地智慧警務建設工作不斷深化展開:
廣州:“網上車管所”、“網上戶籍室”平臺,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來,為實現政府網站資源優化融合、數據互認共享、服務便捷高效,廣州公安不斷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在門戶網站上推出了全國首個“全流程網辦”電子政務系統——廣州交警“網上車管所”,以及集官方咨詢、智能預約和便捷網辦為一體的廣州公安戶政業務“網上戶籍室”平臺,該平臺集成了全市24大類戶政業務共418個咨詢情景、80個網辦事項、超300個網辦場景,事項網辦率達80%。2022年,全市累計提供戶政預約服務有效人次136萬,網上受理戶政業務19.26萬人次。
西安:建“暖心智慧警務會客室”
2月3日,西安首個“暖心智慧警務會客室”——繽紛南郡社區暖心警務會客室揭牌運行。該會客室是目前西安市首家實現互聯網、公安網“雙網”接入的智慧社區警務室,依托智慧社區安防服務平臺及公安“家門口”警務業務辦理平臺,打造“以民意為導向”的智慧安防社區服務體系。
遼源:無人機+街面巡邏作戰
為大力提升武裝巡邏防控工作智能化、可視化作用,真正抓實各項安保防控工作,遼源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開展無人機+街面巡邏作戰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巡邏管控和公共安全突發事件的預警能力,提升轄區巡邏防控效能,確保全市社會治安大局整體平穩。
福州:智慧警務室“e+1+5”勤務機制
福州市臺江區寧化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緊緊圍繞“派出所主防”的工作思路,自我優化,提檔升級,創新謀劃寧化智慧警務室“e+1+5”勤務機制,持續探索警務網格和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
結語:隨著國家法律法規對公安信息化建設的逐步規范,行業中企業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促使行業資源有效整合,未來我國智慧警務市場也將迎來進一步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