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2023年3月1日,隨著
《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城市更新在立法層面迎來重要的里程碑,不但為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奠定了堅實的立法基礎,也為其他城市后續的城市更新立法及政策出臺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如何滿足人的訴求變化,融進城的功能演變,跟上產的發展速度,成為擺在眾多城市面前的一道難題。城市更新作為持續優化和完善城市空間形態、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手段,為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提供了可行性路徑。
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寫入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相關政策密集發布,我國對城市更新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我國2022年出臺的城市更新地方政策超過七十條,中央層面的城市更新相關表態/政策數量為近三年最高??梢?,城市更新已成為我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城市更新是一項長期性的行動,是一個永恒的進行時,唯有步履不停,方得氣象萬千。作為首都,北京始終堅持高質量、可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并探索出了一條體現首都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特別是2022年,北京不僅發布了《北京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更新規劃)》,通過了《條例》,還針對老舊廠房、老舊小區出臺了專項的政策文件,為城市更新構建了縱向層級豐富、橫向維度完備的政策體系。
城市更新,立法先行!其實,早在北京出臺《條例》之前,深圳、上海、廣州已先行一步,開啟了城市更新地方立法實踐。由于城市更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內容、形式非常多樣,因而“北上廣深”各地在因城施策、分類推進過程中,側重點有所不同。
作為北京首個將城市更新提升到立法層面的政策性文件,《條例》共8章63條,明確了5大類12項更新內容,結合首都城市特點,重點突出民生保障,強調減量發展,堅持“留改拆”并舉,嚴格控制“大拆大建”,而是采用用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更新模式,統籌推進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更新,促進老城整體保護。除了立法,配套的政策措施也必不可少。據悉,目前北京已出臺了40多項配套政策,為城市更新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政策支撐。
作為全國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標志著深圳在全國率先探索城市更新市場化運作路徑?!渡钲诮洕貐^城市更新條例》共7章72條,創設了“個別征收+行政訴訟”制度,有效破解了‘釘子戶’‘拆遷難’的問題,這也被業內看作該立法最大的亮點。此外,《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還規定搬遷安置最低補償標準,規定參與城市更新的市場主體必須是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企業,單獨設立綜合整治篇章,明確了綜合整治的范疇、管理的原則、程序等。
作為第二個為城市更新立法的城市,上海出臺的《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通讀《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就能發現加強城市更新中的風貌保護是此次立法的一大重點,共有5章10個條文涉及風貌保護等內容,其中有2個條文是專門對“風貌協調要求”和“風貌保障”作出規定。此外,“城市更新保障”則是此次立法條款中的又一大亮點,《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亮出一系列“政策包”,從標準、規劃、用地以及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支持措施。
雖然,廣州是第三個啟動城市更新立法工作的城市,不過《廣州市城市更新條例》至今未能如期頒布。2021年7月7日,廣州市正式出臺《廣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日前,從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2023年廣州將加快城市更新立法,推動《廣州市城市更新條例(草案)》盡快出臺。
據悉,《廣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征求意見稿)》從最初的7章61條調整為8章53條,首次規定了在舊村更新項目中宅基地使用權人拒不交回土地使用權時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重點針對微改造項目挖潛空間難、審批許可難、資金籌集難等瓶頸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此外,該意見稿還設計相關制度,將爭議糾紛解決方式納入法治軌道,確保大多數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面向“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建設,如何書寫新時代城市建設的新答卷,交出老城市新活力的時代答卷?城市更新,不可缺席。隨著城市更新工作進入精耕細作階段,有必要加快完善立法體系,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北上廣深”四地立法各有特色,為其他城市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提供了多元化的立法實踐經驗,有利于各地制定出更貼近本地實際的政策法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