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日前,福州市公安局在函復市人大代表關于交通管理智能化工作的提案時表示,福州已經在全國率先實現信號燈100%中心聯網聯控,城區784個信號燈全部聯網到統一的信控平臺。函復如下:
近年來,福州市公安局持續推進智能交通建設和提升,不斷夯實城區交通信號燈智能配時基礎,較好地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保障了群眾出行。
一是科學制定和實施福州城區信號燈配時原則和標準。根據國家標準規定,按照城區路網結構和交通特性、交通流特征和市民出行需求,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比較早地制定和落實信號燈配時原則和標準,規定信號配時即要適應流量變化、又要滿足宏觀交通流調控策略。城區出城方向信號燈實行綠波協調控制模式,進城方向信號燈實行精細化流量控制模式,實現“快出緩進”功能;二環道路高峰時段流量調控并優先出城,平峰時段快出快進,實現二環道路屏障功能;中心城區道路高峰時段排隊均衡、平峰時段線流順暢,實現需求控制、疏導擁堵和提升效率功能。行人過街時間嚴格按照1米/秒規范設置。
二是率先全國實現信號燈100%中心聯網聯控。城區784個信號燈路口全部通過光纖/4G實現中心聯網到統一的信號燈管理控制平臺,平臺同時集成流量采集、信號控制、視頻監控、基礎信息、故障報警等,閉環式實現流量分析、配時優化、遠程調控等一張圖管控,在中心可以實時監測每一個路口每一組信號燈運行情況、可以實時優化每一個時段信號配時方案、可以隨機調控任何一組信號燈實施排堵。
三是完善構建了流量監測體系。在329個信號燈路口的每個車道均設置了地磁流量檢測器,在二環路、三環路和過江大橋的64個路段設置了78臺微波流量檢測器,在752個主次干道路段設置視頻流量檢測器,在30個行人和非機動車流量較大路口設置了行人和非機動車流量檢測系統,已經構建了交通流量實時監測體系,實時自動檢測、自動統計和自動分析每個路段、每個路口交通流量,為信號燈配時和交通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四是根據交通流量科學配時。根據交通流量和排隊長度,科學優化信號燈配時。實行多時段方案路口,全天至少設置8到15套配時方案,信號燈時間根據不同流量自動調度相適應的方案運行;流量小的39個路口,實行全天黃閃或夜間黃閃控制,減少車輛無謂等燈;在34個獨立路口實施自適應控制,實現綠燈時間貼近流量變化而實時變化;在129條道路478個路口設置“綠波”通行信號,實現車輛一路綠燈;在行人和非機動車流量較大的91個路口,設置行人專用綠燈過街時間,有效解決行人與車輛交織通行的問題;在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量較大的64個路口,實施信號燈控右,解決機動車與行人交織嚴重的問題,夜間實行調控滅燈,兼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在有中央囤積區的29個路口設置了行人二次過街信號,行人過街紅燈等待時間縮短33至100秒;創新引領全省建成首條潮汐車道、多乘員車道、公交優先信號控制、可變車道信號控制、行人請求式信號燈等。
福州市公安局正在推動建設“千口智控”(提升信號燈智能控制水平),江充分融合互聯網交通數據、打通電子警察和信號燈數據通道、更新升級前端硬件設備、加強燈控路口通行狀態研判預警、強化信號燈智能配時優化力度,更大程度提升信號燈管理水平,保障群眾出行有序順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