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日,公安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推進科技興警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關系人民生活福祉的關鍵,只有把握好科技創新這一關,才能讓國家、讓社會得到持續發展。智慧警務作為落實科技興警的重要實踐,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都在積極推進。今天,下編要帶你一起來看看,3月下旬,各地都有哪些智慧警務建設的新動態。
治安防控
▲江蘇宿遷:把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成“智慧天網”
今年以來,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區公安分局緊緊圍繞湖區、景區、學區、社區、園區“五區同創”新格局,創新創優“主戰主防”新模式,聚力聚焦基層基礎新賦能,先后投入2500余萬元高標準打造湖濱版“看得到、喊得通、認得全、跟得上、打得贏”的社會治安防控實戰體系,現已全面完成127路重點部位人像識別、全區64個智慧小區、84路道路車輛抓拍、34路道路人像識別的建設,形成了上下貫通、警種合成、數字賦能一體化融合的“智慧小區、智慧治理、智慧安防”新模式,實現基層基礎警務改革創新駛入“快車道”。
▲上海虹口:“保安在行動”助力智慧警務提檔升級
為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加快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治安支隊會同分局指揮處,開發上線了一款名為“保安在行動”的小程序。通過這款小程序,注冊保安員可定期發布消防隱患類、社會管理類信息。
據悉,“保安在行動”小程序已升級到2.0版本,目前在試運行測試中,所有保安服務點位將在轄區地圖上進行標注,實時顯示保安在崗人數,用科技手段賦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助力智慧警務提檔升級。
▲內蒙古包頭:“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讓城市更安全
今年以來,包頭市公安局認真貫徹“省廳主責、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改革思路,聚焦“五個一流”目標要求,通過做強“指揮中樞”、激活“作戰細胞”、筑牢“免疫系統”,全力構建高效指揮、聯合作戰、治安防控的“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體系。
▲浙江湖州:建在“云”端的未來派出所
未來派出所長啥樣?湖州市公安局南潯區分局石淙派出所邁出實質性一步——建在“云”端。以智慧、生態、人文‘三大警務’為載體,構建云指揮、云防范、云陣地、云治理、云服務、云美警‘六云’體系,打造最具安全感、滿意感、未來感的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作戰單元。靈敏高效的指揮中樞、搭建“云艙數治”平臺、一項指數把脈治安態勢……
警務改革
▲內蒙古通遼:智慧警務站如何快警快處
變“靜態候警”為“動態處警”、變“被動集結”為“主動應戰”、變“群眾上門”為“屯警街面”……如今,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各中心區域,12個警務工作站建成,10個移動警務平臺投入使用,20臺警用巡邏摩托車上路,10支無人機戰隊組建,由“城市快警”演繹的立體化巡防平安風“警”線,讓人民群眾時刻感覺到“安全”就在身邊。“城市快警”模式的有效運行,讓街面防控、服務群眾、應急處突和打擊震懾效能有效釋放,營造出“警察在身邊、平安在眼前”的濃厚氛圍,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穩步上升。
▲江蘇連云港:深化警務改革開啟高質量新篇章
今年,連云港市公安機關以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應用、實戰化改革為目標,聚焦以“民意、預防、數據、合成、高效”為牽引的五大現代警務理念創新,開啟山海港城公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加快全面實施數字警務轉型的步伐,全面升級大數據實戰賦能中心系統,提升連云港公安戰斗力。結合山、海、港、景城市特點建強城鄉感知預警系統,加強“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和裝備力量建設,確保第一時間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力量到位、第一時間控制局面。
▲四川眉山 :視覺計算牽引 提升前端感知源覆蓋密度
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以強化公安實戰能力為導向,強力推進科技興警,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眉山、法治眉山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信息化支撐。眉山市公安局將“智慧警務”項目作為“一把手”工程,先后成立了眉山公安科技信息化委員會和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工作領導小組,實體化推進全市公安智能化建設工作。同時,眉山市公安局大力引導全體民警輔警主動學習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鍛造培養了一批“數據官”和“建模師”,隊伍實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廣東廣州:“警務云”助力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州公安科信部門完善新一代公安信息網,為廣州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警務云”建設就是公安機關有效應對新的安全形勢,用好大數據,提升公安工作現代化水平的基礎性工程。大到公安機關指揮中心,小到派出所的綜合指揮室、社區警務室,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屏幕上匯聚著公安綜合業務信息、現場視頻錄像等內容。這信息的背后,都需要“警務云”提供暢通的網絡服務、算力支撐。經過多年接續努力,“警務云”已具有較強的計算能力和海量的存儲能力,有序遷移了300多個警務應用系統上云,構建起了“大數據、小應用、小數據、塊應用”的工作格局,讓全市公安機關同步進入云時代。
便民服務
▲浙江義烏:看守所深化“智慧監所”建設
今年以來,浙江省義烏市看守所以“公安大腦”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監所智慧化建設,在監所全域引入人臉身份識別技術,開發啟用智能應用,實現對人、事、物的動態預警、實時管理,實現了“管理無感知、服務有溫度”,給管理添智、讓服務升溫。據了解,義烏市看守所整個監區高密度覆蓋了近千個高清攝像頭、上百臺高清電教盒、可視對講機、監室智能終端、數十臺人臉抓拍機、數道人臉管控門,無感知掌握在押人員進所、出所、會見、教育、作息等各項活動及軌跡,通過人臉定位系統、人臉軌跡追溯系統、人臉點名系統、行為分析系統的深度開發應用,變靜態守點為動態預警,實現智能感知、精準識別、觸圈預警、實時響應,第一時間發現異常信息、事件,做到精準防范、絕對安全。
▲江蘇淮安:洪澤法院打造“三全” 智保警務平臺
為進一步提高警務保障的質量,洪澤法院打造“三全”智保警務平臺,大力推進智慧警務建設,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立體安全防范體系,用“智慧警務”服務“智慧審判”,切實做到人身、場所、物品三個安全。打造三全智保警務平臺有利于拓展司法警務保障功能、提升司法警察的執法水平和服務水平,對于整合警務資源、優化警務流程、創新警務模式、降低警務成本、提升警務效能的更優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貴州貴陽:數字化為烏當分局規范執法賦能
李凌提到的這套新型執法智能化監督系統,是烏當分局2021年將科技應用與執法工作深度融合而打造出的一套“烏當模式”——一中心、一系統、雙平臺,即:涉案財物管理中心、執法智能化監督系統、陽光執法平臺(涉案資金監管平臺)和執法音視頻管理平臺。針對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出現的涉案財物、案件卷宗管理不規范等頑瘴痼疾,烏當分局深度運用智能化手段,開啟了執法全流程、可回溯、閉環式監督管理新模式,確保涉案物品一律進入涉案財物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在辦卷宗一律交案件檔案管理中心集中保管,涉案資金一律從陽光執法平臺交專戶管理,所有涉案財物音視頻資料一律上傳至執法音視頻管理平臺。
警航力量
近年來,公安機關將警航工作作為現代警務機制改革創新探索實踐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統籌設計、科學制定警航發展規劃,推動警用無人機規范化管理、體系化發展、智能化應用,不斷做強“飛力量”,助力公安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哈爾濱:“空中奇兵”護航冰城
哈爾濱市公安局積極實施科技強警戰略,緊盯公安科技發展步伐,積極推進警用無人機實戰應用和建設。其中,交警支隊運用無人機巡查高峰路段,并勘查處置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大大提高現場處置效率,節省勘查時間,保證事故現場快速撤除,道路交通迅速恢復,避免“小事故、大擁堵”現象的發生,努力打造冰城路暢民安的道路交通環境。
▲江蘇蘇州:吳中警方做強“飛力量”
近年來,吳中分局以市局深入實施“數智公安”計劃為契機,加快推進公安工作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在警用無人機實戰應用方面,創新推出“空中瞭望”項目,投入專項資金用于無人機裝備采購和駕駛員培訓。目前,警用無人機已普遍在公安機關裝備應用,成為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的利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得力助手。
更多智慧警務相關動態,請繼續關注智慧城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