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如今,生物識別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以門禁、考勤等為主的低端應用開始向信息安全、金融支付等高端應用演進。
早在2021年年末,騰訊的一項專利獲批,該專利展示了一項掌紋識別設備。隨后,微信小程序上線了掌紋支付功能。微信的刷掌支付功能需要在對應的設備終端中開啟,之后用戶就能夠在小程序中查看相關的支付動態。
在測試了好幾年之后,微信刷掌支付終于迎來了新的進展。2023年3月28日,微信舉辦了2023公開課PRO,據騰訊公司副總裁、微信支付負責人張穎介紹,微信支付開始嘗試推出“微信刷掌”服務。
相較于小程序版本,即將推出的“微信刷掌”服務在功能上更加完善。據介紹,用戶未來可以將會員卡、校園卡、交通卡、門票電子碼等與手掌綁定,為推廣掌紋支付技術,微信正在逐步邀請商家聯合打造刷掌應用場景,為實現“一掌走天下”打通各個環節。
按照此前的測試顯示,用戶僅需在刷掌設備上注冊手掌信息,關聯到個人微信賬號上,就能在線下消費時直接通過掃描手掌,即可完成支付,解決了線下刷臉難用的尷尬場景。但在實際應用中,光線、個人膚色等因素對于刷掌支付的影響程度仍待評估。
從原理上來說,掌紋識別是一種新型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主要是通過提取用戶手掌圖像的紋路特征進行身份識別。掌紋的信息識別應該會比面部更容易,且每個人的差異度較大,掌紋識別相對于面部識別有更強的抗泄露風險能力,安全性也會更高一些。
在刷掌支付探索的道路上,騰訊并非是獨行者。2015年,支付寶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展示了掌紋掃描識別技術,用戶將掌紋錄入手機并綁定支付寶賬號后便可以通過刷掌的方式入場、購買商品。2022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了一份阿里的發明專利,專利名稱為“身份識別方法、裝置、終端以及存儲介質”,申請保護一種掌靜脈識別的方法和運用這種方法的設備。不難看出,掌紋識別已被視作未來金融支付形態的一個重要技術路線。
隨著掌紋識別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軟硬件系統協同運作效率的提升,人臉識別與掌紋識別或將互為補充,形成更加豐富多彩的支付生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