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谷雨將至,湘湖景區春色迷人,木繡球組成的白色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治安防控、景點安保、交通管理……與花海交相輝映的還有那一抹抹平安“警”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并對“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出明確要求。近年來,蕭山公安始終堅持“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實戰導向,不斷加快推進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和派出所工作標準化建設。
如今,蕭山公安已建立起“1822”現代警務體系架構(即1個合成作戰中心,防控治理部、創新發展部等8個大部以及22個派出所),并持續完善提升相關機制建設,全面落實公安部《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動計劃》,以此全面重塑“統籌管理、數智賦能、聯動共治”工作體系,使全區防控治理能力再躍新的臺階。
做好由繁化簡 提升工作質效
針對同一要素多警種重疊管轄的現狀,蕭山公安通過有效整合,形成對寄遞、旅館、網吧等32個場景檢查的“一張表單”,使得派出所基礎工作量同比減少近30%,避免了重復檢查,有效提升了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優化了營商環境。
“以旅館業為例,以前需要填寫7張檢查記錄,現在只需填寫1張就行了。”民警吳聲雷說道。數字“7”到“1”的變化,看似簡單,背后要做的工作可不少。
蕭山公安針對以往基礎工作的痛點、難點,梳理業務譜系,整合警種力量,實體高效運作防控治理部,實現一個大部管基礎、一個平臺管要素、一張清單管任務、一套規范管流程。2022年,指令數同比2021年下降20%,為基層減負的同時切實提升工作效率。
借力數智賦能 過濾風險隱患
如果說“一張表”是業務統籌做出的“減法”,那“一張圖”則是治安防控借力數智賦能所做的“加法”,通過要素數據“一圖掌握”,賦能實戰。
防控治理部融合“事、物、網絡”等七大要素,打造“基礎要素管控系統”,助力派出所精準處置各類風險隱患,有效實現“預警、預測、預防”,做到隱患“早介入、早處置”。
研發警情日清模型閉環審核警情,形成《警情日清檔案》和《每日情況分析報告》。局長每周召開警情分析會,查找警情背后的規律、特征,從基礎管理、防范治理等維度提出要求。
建立“民轉刑防范工作室”,推動重點矛盾糾紛化解。2022年以來,分局重點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6%,全年糾紛警情同比下降54.85%。
蕭山公安還全面提升無人機防御反制體系,快速剎住蕭山機場凈空區無人機“黑飛”勢頭,2021年5月至今未發生影響航班飛行和造成重大影響的案事件。護航平安亞運,“護城河”檢查站建設正如火如荼。蕭山公安充分運用“公安大腦”建設成果,實現預警車輛信息實時推送,精準攔截核查,并創新“1166”建設模式。目前,該模式已向全省推廣。
探索共治共享 力爭“止于未發”
清晨,社區民警李富強跨上電動車,在居民樓間穿梭,例行巡查走訪。從警十年,從探長到“老娘舅”,這是個人選擇,更是大勢所趨。保障和激勵廣大優秀民警扎根基層,是蕭山公安在新形勢下做強基層治理的關鍵一招。
蕭山公安以派出所工作標準化建設為牽引,完善“兩隊一室”警務運行機制。目前,全局社區民警共223名,占派出所總警力的41.52%,全區559個村社分別配備專職輔警。此外,“物聯會”“平安騎手”“快遞蜀黍”等“義警”隊伍正不斷發展壯大,已注冊16.7萬人。
從事后打擊到主動預防,這也是基層基礎工作的改革導向。 “警源治理”綜合應用確保非警務事項分流全程可視,閉環處置,及時有效響應人民群眾訴求。
“平安村社”在線應用系統可實時查看相關指標,警務站、交治站、消防站等三大應用及矛盾糾紛、關愛幫扶、生命通道等八個子場景,成效明顯。
“我們從時、域、效各方面打造全維度立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把守護百姓安全的防護網織得更密更完善,防范化解各種風險隱患,為平安亞運保駕護航。”蕭山公安相關負責人表示。
平安建設沒有完成時。接下來,蕭山公安將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守正創新、實干爭先,為進一步系統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檔升級貢獻力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