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春耕備耕、育苗育種、采茶制茶……4月的浙江大地,到處一派“人勤春來早”的景象,鄉村振興的“春天故事”正在這里上演。田間地頭,除了辛勤的農戶,還活躍著通信人忙碌的身影。據了解,中國移動已在浙江實現全省行政村5G全覆蓋。通過5G網絡疊加各種“黑科技”,茶葉、水稻等農作物實現了自動監測、科學種植,傳統農業正因5G的深入應用煥發生機。
何來田間“神器”?
無人機上陣助春耕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當下,浙江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時節。金華市金東區,良田萬頃,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景象,活生生一幅“春耕圖”。廣袤的田地上空,一臺雙翼伸展、長約1.5米的白色農業無人機時而低空穿梭、時而空中懸停,畫出“春耕圖”中最靈動的線條。
這臺無人機是金東區農業農村局為春耕增添的“新智能”,通過5G無人機影像的地圖引擎和高精度數碼成像設備,結合人工智能數據自動化處理與人工評估,工作人員可以快速對耕地進行動態監測,滿足高精度耕地測繪需求,節省人工現場測繪計算時間,彌補部分田地不易觀察的缺陷,從而實現高效測繪、精準分析,為政府農業資源宏觀監測和精準決策分析提供數據基礎和平臺支撐。
利用5G通信技術,無人機可以根據任務區域的地形起伏和影像要求,基于高精度實景三維地形,自動生成滿足后期處理要求的最佳飛行方案和航線,對超大任務區域進行自動分割和管理,保證后期處理接邊需要。同時,無人機還具備斷點續飛及一鍵返航功能,在實際三維場景下,工作人員可實時可視化監控飛行狀態及參數,修改飛行狀態,進行智能預警,確保飛行任務的安全執行。
“做好春耕備耕、春季田間管理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重中之重。通過中國移動5G無人機影像的地圖引擎,結合人工智能的數據自動化處理,可在一周之內完成對全區4萬農戶、8.35萬畝耕地精度高達10厘米級的矢量圖,生成金東區糧食種植一張圖,有效解決人工測量精準度低和耗時等問題,實現種糧補助高效、精準下發,這也成為數字化改革推動農田精準動態管理的一個典型案例。”浙江移動金華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將與當地合作,在作物識別、糧補測算等場景推廣5G無人機應用,有效解決農忙時人手不夠、管理難等問題。
哪得清香如許?
嘗嘗5G科技味的龍井茶
杭州西湖區龍井村,每年初春茶田里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這里每年產出的約500噸龍井茶是市面上最緊俏的商品。
“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西湖龍井時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挑選正宗的龍井茶,害怕買到冒牌貨。”杭州某茶葉公司負責人表示。為解決這一難題,政府為農民和生產者提供了特殊的包裝標簽,以證明貨品的真實性。“如果你有一畝茶園,你會收到25公斤左右的西湖龍井茶防偽標簽。當消費者掃描標簽上的二維碼,就會知道茶葉是在哪里種植和生產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被用來幫助茶農應對種植問題。在茶山上,因為建起了5G基站,安裝在山頂的監測設備可以實時傳送氣象監測信息以及龍井茶樹的產量和品質數據。
“我們收集的數據包括空氣溫濕度、風向、降雨量和大氣壓力。數據實時發送回我們的系統,為茶園管理提供參考,有助于提高茶葉品質。”該茶葉公司負責人說。
據了解,茶園里還安裝了360度探查的高清云臺攝像機以及蟲情測報、墑情監測、氣象站等物聯網設備,這些設施以太陽能和風能為動力,每天24小時運轉,在5G、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的助力下,有效支持了農業生產。
同時,浙江移動率先應用5G﹢AI﹢IoT技術。基于5G﹢IoT技術,可以實時采集茶葉生長過程中的數據,在“AI引擎”的加持下,還可以分析茶葉的形狀與顏色等各項指標。當茶葉達到符合生長模型中的采摘條件標準時,便能被茶農及時采摘。再歷經攤放、青鍋、回潮、分篩、入庫等多重環節,清香四溢的新鮮茶葉就能銷往全國各地了。
“為了防止龍井品牌被假冒,我們運用區塊鏈技術,確保所有龍井茶的生產、銷售過程可追溯。這是茶葉的區塊鏈*,它不能被篡改或毀滅,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政企客戶部香瓜奴負責人介紹,只要在茶葉上貼上這樣的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就可以獲得茶葉的種植信息,比如茶芽修剪過幾次,茶園施了幾次肥、除過幾次草,茶葉是幾號采摘、什么時候加工的這些細節,人們大可放心喝上正宗原產地的西湖龍井茶了。
農業經營如何創新?
“農田共享”踏出新路徑
在金華市金東區曹宅鎮雅里村,村民老李正帶著市區某學校的師生在“共享農田”忙活。“我們認領了雅里村的一畝農田,今天完成了前期的播種、澆水環節,如果學生課業忙沒有時間過來打理,這塊地也可以交給村民管理,等農作物成熟之后,我們可以直接過來采摘。”帶隊的張老師說。
據悉,金華市金東區以“共享閑地”為切入點,對準“便民利民”跑道,探索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推動共同富裕和數字化改革雙向賦能。
浙江移動金華分公司助力打造“金田共富”特色應用,通過整合農田資源和農村閑置勞動力,將農田“共享”給城鎮居民,促進農民靈活就業,開辟強村富民新路徑。
“金田共富”數字化應用主要以金東區耕地為基礎,基于全區的“地塊”數據,根據農戶自愿申報、無人機影像分析,確定可“共享”的地塊,提升土地增值收益。
該系統主要基于數字孿生技術促進“地塊”的標準化產品開發,并利用5G、云計算、GIS、IoT等技術,構建全面、便捷、權威的“金田共富”服務體系:駕駛艙通過對“金田共富”基礎數據的歸集、互聯和管理,實現對各類數據的監測分析與展示,并幫助主管部門沉淀數據資產;“金田畫像”通過大數據獲取建模分析感知土地屬性等指標,指導地塊必須種什么、不能種什么、適宜種什么,對每塊地賦碼建檔,形成土地完整的供應端信息;“共享農田”通過“金田畫像”篩選稻園、菜園、果園,整合村集體、個體農戶、家庭農場供給土地,并推動自種、委托、訂單的土地認領模式;“共享農耕”帶動白領、網紅、退休人員、學生等體驗群體,發展研學式、科普式農耕;建立產品供給平臺,實時顯示農產品全流程監管信息,并推動由社會訂單到接單種植,實現從“產供銷”到“銷供產”的轉型……
“金田共富”系統的建立,為低收入農戶提供便捷的土地增值通道,為政府提供科學有效的分析決策平臺,為種植戶提供產業訂單精準服務,為生鮮服務商提供精準產品下單應用。
“這個項目已經讓雅里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加了36萬元,現在想認領共享農田的校企越來越多。”曹宅鎮組織委員劉暢介紹,曹宅鎮后續將依托“金田共富”項目帶來的人氣、商機,繼續完善配套設施,提升“黨建﹢農旅”產業體系,推出鄉村游、農家樂等項目,帶動周邊村共同參與,激活村集體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