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品牌專欄】車路協同包含的技術領域是很多的,在路側領域如車路協同;車輛領域如智能網聯汽車;網絡通信從4G發展到5G;也包括一些邊緣計算、智慧交通等一些領域,所以可以看到它其實是一個車、路、云、網以后發展到整個智慧城市的一個多專業的融合的領域。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各專業的技術標準應用已達到了可以試商用的一個規模,而不像前幾年仍處于技術創新、技術探索的程度,已經為智能網聯汽車鋪墊了很好的基礎。
在討論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時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單車智能的“智能”到底要做到什么樣的程度?網聯能夠為單車賦多大的能力?路側提供信息準不準?可不可靠?實時性行不行?能不能承擔得起安全責任。這也是通信網絡界經常在討論的問題和思考的技術的創新方向。
車路協同及云邊協同建立了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映射。以前是物理世界的感知、決策和控制,現在是物理世界負責感知,通過車載感知設備,把物理世界的各種信息實時傳遞到云端,在云端構建一個完全和現實世界擬合的實時孿生。
在虛擬世界里去做分析計算和決策,然后把決策指定在下放的物理世界中。未來整個車路協同會成為整個社會的智能化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網聯汽車、路側、云網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能更大效益的來發揮整體的協同效率。
中國聯通承擔了全國一些先導區的項目、智能網聯汽車的試點,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和網絡怎么樣去做結合,可以總結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靈活分配網絡資源和分發計算任務。在網絡基礎設施好的情況下,可以降低車載算力的一些要求;在網絡基礎設施存覆蓋不足、質量不夠時,車載智能要能夠支持;
二是協同,在整個的交通環境里面,有城市道路、鄉村道路、高速公路。在不同的環境下要把網絡、車輛的感知以及云端的計算相互協同起來,這樣才能夠促使交通效率提升;
三是網絡服務,主要是負責車輛向云端的連接;
四是云資源能力,隨著感知的信息越來越多、決策任務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很大的算力支持。
中國聯通將“十四五”公司發展的定位明確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主力軍、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戰略升級為“強基固本、守正創新、融合開放”,確定了五大主責主業“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5大主責主業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結合非常緊密。
聯通智網科技可以說是隨著中國車聯網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家公司,初期面向于主機廠提供車輛聯網的服務,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目前已經和89家主機廠企業進行了合作,前裝連接市場占有率超過70%。
依托中國聯通,聯通智網科技在全國也進行了很多車聯網的先導區、示范區和典型項目的實施,在北京、天津、重慶、成都等地也做了很多探索性的項目,包括技術上的探索、業務上的探索和場景運營上的探索。
中國聯通“智慧交通軍團”由聯通智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組建,面向于車聯網、智能網聯、智慧交通等領域打造專精特新能力。其主線是一體兩翼的結構,一體主線是深耕智能網聯,做強車路協同。兩翼分別是綜合車隊管理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管理。
中國聯通智慧交通軍團自主研發“車城網”平臺,通過云邊協同,算網一體,面向多場景應用,提供基于“5G+邊緣計算”的協同聯動控制架構,實現邊緣算力共享,提供開放的接入通道,可以對所有的車輛道路基礎設施以及應用進行管理。該平臺構建了十幾個通用的模型,數字孿生、數據服務、接入服務、感知融合、AI分析等10大類以上的標準引擎。
這些引擎既可以部署在中心節點,也可以部署在邊緣節點。車輛路側感知的信息就近進行計算、生成結果,然后通過平臺的路側單元向車輛廣播信息,從而推動車輛的智能化更好的發展。
“車城網”平臺最大的特點是其為一個中立開放的平臺,不管是哪種類型,哪個廠商的設備都可以接入和處理。平臺可以支持全場景不同道路場景和傳感器的組合,同時支持全天候高精度和實時性廣覆蓋。
基于中國聯通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安全這些基座能力,我們通過近些年的積累,逐漸將C-V2X的一些核心技術能力沉淀到了一個中臺上,基于這個中臺,我們也打造了智能網聯、車路協同、數字交通三大產品線,十余款產品和幾十款解決方案,并應用于各地的多個項目中。中國聯通也已經成為全國智能網聯先導區首選的合作伙伴。
結語:聯通智網科技作為中國聯通面向于車聯網和智慧交通領域的專業子公司,一直在車路協同、智能網聯、智慧交通這些領域探索、實踐。后續也希望與業界伙伴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智慧交通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