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7月是我國自然災害多發的月份,不僅迎來三伏天,還有兩個臺風的登陸,對我國的消防、應急提出了極大的挑戰;而成都大運會、智慧高速高速公路上處處彰顯智慧科技!
??臺風來襲 大數據模型分析更精準
2023年7月17日22時20分前后,第4號臺風“泰利”在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南三島沿海登陸;7月28日9時55分前后,第5號臺風“杜蘇芮”攜狂風暴雨以強臺風級別登陸福建晉江沿海;而在“杜蘇芮”登陸前,第6號臺風“卡努”已于7月28日凌晨生成,并可能于8月初影響華東沿海。臺風的威力過于強大,人類還沒辦法阻擋,但是通過更加精準的預測臺風路徑和威力做好相關防范措施,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目前,我國已通過建立臺風渦旋識別模型、臺風智能定強模型、臺風快速增強判別模型等,已初步構建基于AI的臺風監測和預報系統。
【詳情】 ??防洪抗險 硬核科技來加持
由于我國獨特的地形地貌,洪澇災害并不少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令人惋惜。歷來抗災救災就是與時間賽跑,在天災面前,除了投入大量救援隊伍,各式“重器”裝備也在應急救援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加速開辟生命通道。
【詳情】 ??迎戰高溫,智慧城市科技給你降降溫!
7月11日,我國正式入伏,這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正式入伏,意味著超長待機模式的桑拿天來了。迎戰高溫,你準備好了嗎?為了讓大家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一些清涼,智慧城市是如何通過智慧科技給城市降溫的呢?
【詳情】 ??高溫天危化品安全防范提高警惕
據不完全統計,近30年來,全國發生在7-9月份涉及危化品的重特大典型安全事故多達18起,占30年來涉及危化品重特大事故總數的40%以上。因此,在高溫天氣進行重點監管,是防范危化品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的重要手段。而要推動危化品行業安全治理的體系化,確保該行業在包括高溫在內的任何條件下都能實現安全生產,數字化手段不可或缺。
【詳情】 ??古城景區火災頻發,看消防救援中的智慧裝備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景區發生火災的新聞沖上熱搜,引起人們關注。火災事故屢見不鮮,消防員需配備滅火救援裝備來應對火災。現如今,我國消防和救援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里,小編整理了一些消防救援中的智慧裝備,這些裝備可以提高消防員的工作效率,進一步保障消防員的生命安全。
【詳情】 ??2023成都大運會很“慧”
7月28日晚上,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正式開幕。最為本次亞運會看點之一, 大運會的衣、食、住、行、賽等,都融入了“科技元素”,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大運村的智能翻譯對講系統能提供83種語言在線互譯;“咖啡機器人"能在90秒內調制完成不同口味的咖啡;“3D照相館"能在3秒內拍攝800張全方位人物照片;搭載“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的自動駕駛巴士,將帶來智慧出行體驗;外觀設計時尚的比賽場館裝有“最強大腦”,先進數字技術為場館運行保駕護航;全部比賽和開閉幕式將按照“全4K”超高清標準制作公共電視信號,部分項目實現8K超高清制作。
【詳情】 ?公安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通報網絡安全工作舉措成效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重要性地位。7月6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李彤從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數據安全保護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通報處置網絡安全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以及嚴厲打擊網絡違法*活動等六個方面對公安機關堅決維護國家網絡和數據安全的舉措成進行了一個總體的通報。
【詳情】 ?扎實推進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各地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實施,靠前謀劃2024年改造計劃。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改造的重點內容,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要發展工程,我國持續推進。
【詳情】 ??全國低碳日 看城市如何發力
今年的全國節能宣傳周為7月10日至16日,活動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2日是全國低碳日,本次活動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各地積極推動生態環境建設,助力節能減排。本文例舉了四個城市的保護環境建設的舉措,看一下各地區是如何“發力”的。
【詳情】 ??全國首條智慧高速公路,到底長啥樣?
7月17日消息,全國首條智慧高速公路——杭紹甬高速公路計劃今年年底建成通車。杭紹甬高速公路將采用智慧云控平臺,通過智能系統、車輛管控,提升高速公路運行速度;將全面支持自動駕駛,并結合無線充電池技術實現邊行車邊充電;配備物聯感知預警系統,車主可以了解前面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避免發生車禍。【詳情】
更多熱點請關注智慧城市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