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國家數據基礎制度、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等文件精神,結合本市城市數字化轉型要求,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產業發展、促進數字紅利釋放、提升數字經濟質量,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目標
全力推進數據資源全球化配置、數據產業全鏈條布局、數據生態全方位營造,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和數據要素產業創新高地。到2025年,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地位基本確立;數據要素產業動能全面釋放,數據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引育1000家數商企業;建成數鏈融合應用超級節點,形成1000個高質量數據集,打造1000個品牌數據產品,選樹20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示范標桿;數據要素發展生態整體躍升,網絡和數據安全體系不斷健全,國際交流合作全面深化。
二、打造資源配置新樞紐,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一)提升上海數據交易所能級。打造國家級數據交易所,依托全國數據交易聯盟,深化數據交易機構合作。創建數據要素市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上海數”市場發展指數。組織開展多板塊運營,建立國際板,推動海外數據在滬交易。做強金融、航運、商貿物流、科技、制造業等重點板塊,培育通信、醫療、交通、能源、信用等特色板塊,加快各類企業進場交易。建立數據流通合規體系,完善數據資源、產品、資產分類分層操作規程和安全規范,探索建立數據交易仲裁機制,健全數據交易場所運行監管機制。面向全國布局數據交易鏈等樞紐型平臺設施,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交易機構互聯、數商主體互認、場內場外交易鏈接,建設數據資源、產品和資產統一登記和存證服務體系。到2025年,掛牌5000個可交易數據產品,服務10萬家數據供需主體。
(二)建立數據要素價值轉化體系。創新數據產權范式,保障企業數據資源持有權、加工使用權、產品經營權,推動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推動數據資產化評估及試點,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下,探索形成以上海數據交易所場內交易為紐帶的數據資產評估機制,在金融、通信、能源等領域開展試點。探索建構數據要素國民經濟統計核算制度,率先在浦東試點并逐步在全市范圍內推廣。
(三)優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規則。探索建立數據產品定價模型和價格形成機制,構建數據交易價格評估指標體系,深化企業采信機制。提升數據知識價值,構建以知識增加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保障市場主體在數據創造中形成的財產權益。構建數據要素市場監管機制,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嚴厲打擊黑市交易,健全投訴舉報查處機制,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三、加強數據產品新供給,打響上海數據品牌
(四)創新數據技術供給。推進數據基礎理論研究,優化數據領域交叉學科布局,力爭在數據編織、大規模多源異構數據管理、大規模圖計算、智能數據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強前瞻應用創新,聚焦行業知識圖譜發現、新型語義網絡構建、大模型訓練等方向,加快實施數據知識化、知識軟件化。加強數鏈融合創新,深化區塊鏈技術在數據資源開發、數據產品研制、數據資產登記等環節的應用,構建鏈接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的可信架構。
(五)創新數據產品供給。建設高質量數據集,開展數據質量評估評價,構建面向大模型的高質量語料庫,形成
標準操作流程和技術規范。打造知識型數據產品,面向金融、航運、科創、貿易、制造等領域,推動數據與行業知識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打造上海數據品牌,制訂品牌建設導則,率先在工業、金融、航運、科創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上海數據品牌。編制數據資源地圖,試點建立數據資源統計普查機制,發布數據產品名錄。到2025年,形成1000個高質量數據集,打造500家品牌數據企業和1000個品牌數據產品。
四、激發場景應用新需求,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六)促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推進公共數據上鏈,建立健全公共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完善公共數據目錄體系。深化公共數據開放,完善公共數據開放分級分類指南,加強場景牽引,鼓勵企業參與開放應用,建設30個試點示范項目。加強公共數據共享,將更多關系到企業群眾辦事的高頻數據納入共享范圍,推進市、區、街鎮間多向流動,建立面向基層的數據快速響應機制。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
(七)打造多層次數據樞紐體系。建設產業數據樞紐,聚焦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等重點產業領域,結合新賽道布局,依托龍頭企業,打造數據、知識、算法“三位一體”的關鍵節點,服務產業鏈供應鏈。打造特色數據空間,面向金融、商務、航運、科技、交通、能源等專業領域,打造可信數據空間,為融合應用提供建模、測試、數據治理等基礎服務。打造治理數據底座,加快“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數據融合,完善自然人、法人、空間地理綜合庫、電子證照庫及醫療健康、政務服務等主題庫。到2025年,打造10個產業數據樞紐和20個特色數據空間。
(八)拓展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增強智能經濟場景效能,面向“3+6”重點產業領域,建設一批大數據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中心。改進智享生活場景體驗,在健康、教育等領域,加強數據融合應用,推動民生服務設施智能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智慧治理場景能級,推動數據賦能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經濟運行、綜合監管、基層治理等領域,研究建設社會治理大數據與模擬推演科學研究平臺,開展人工智能條件下的社會治理實驗。
五、發展數商新業態,推動數據產業集群發展
(九)增強數商新業態發展動力。推動數商集群集聚發展,在金融、航運、制造、商貿、科創等領域,引育一批數據資源類數商;聚焦知識發現、數鏈融合、語義網絡、隱私計算等領域,做強一批技術驅動型數商;推動培育數據合規咨詢、質量評估、資產評估、數據交付、國際數據經紀、離岸數據服務等第三方服務類數商。完善數商公共服務體系,依托數商協會促進行業自律,建立數商評估評價指標體系,每年公布優秀數商名單。
(十)激發各類企業創數用數活力。增強國有企業數據運營能力,推動建設企業數據中心。提升跨國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水平。強化數據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揮上海市企業服務云作用,支持數商豐富數據產品,支持公共部門、國有企業等加大對中小企業數據產品和服務采購力度。引導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業龍頭企業與中小微企業雙向公平授權,建立科學合理收益分配機制。支持上海數據交易所設立數字資產板塊,研究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數字資產上市發行和流通交易機制。
(十一)推進企業數據管理能力貫標。貫徹落實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國家標準,推動貫標規模和等級兩個提升。培育貫標評估機構,搭建貫標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各區、重點園區優化貫標支持政策,建立貫標成果采信機制。到2025年,推動500家企業完成貫標。
(十二)打造數據類標桿企業集群。優化云網邊端布局,重點發展一批云服務企業、網絡連接企業、新型
智能終端企業。聚焦金融、航運、生命健康、雙碳等領域,發掘一批數據資源密集型鏈主。建設數據要素產業創新孵化和投資平臺,在財政扶持、企業融資與上市、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服務等方面依法給予支持。到2025年,培育數據類專精特新企業300家,獨角獸企業10家。
六、布局發展新空間,打造數據產業地標
(十三)建設“2+X”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支持浦東新區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綜合配套改革,創建張江國家級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支持靜安區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打造可信數據經濟示范區。支持黃浦區外灘金融集聚帶、楊浦區“長陽秀帶”在線新經濟生態園、長寧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普陀區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示范區、寶山區“九章智算港”、嘉定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松江區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青浦區“長三角數字干線”,以及其他有條件區域創建數據特色園區。
(十四)建設臨港新片區國際數據港先導區。建設云網數鏈設施體系,推動現有海光纜擴容,新建直達東亞和東南亞的海光纜,建設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布局面向國際數據合作的高等級數據中心,推動區塊鏈跨境國際合作。探索新型數據服務試驗區,推進國際數據空間合作,深化電信服務開放,推動增值電信業務逐步對外資放開股比限制。建設上海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臨港示范區,開展規則綜合集成和壓力測試,探索數據跨境制度創新,研究編制場景清單和操作指引,推進數據安全可信流動。優化臨港數據跨境服務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數據跨境服務業。到2025年,匯聚100家數據要素型龍頭企業,相關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十五)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全球數字貿易港。積極培育創作者經濟,支持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多頻道網絡等生產新模式,發展電競運營、電競教育、動漫等新文創產業,推動優秀文創作品出海。增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數據能級,建設智慧口岸數字底座。依托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建設全球數字貿易展示交易新平臺,支持建設貿易數字化賦能中心、虹橋國際在線新經濟生態園,大力培育數字貿易龍頭企業。
(十六)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數據合作示范區。系統推進區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網絡傳輸能級和整體服務效能,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區域合作。深化區域數據標準化實踐,促進數字認證體系、電子證照等互認互通。構建上海數據交易所長三角板塊,強化城際合作,提高區域數據要素配置效率。
七、營造發展新生態,增強數據產業綜合支撐
(十七)加快新基建布局。建設泛在智敏的網絡連接體系,推進多云多網聯動,鞏固提升5G、IPv6、北斗通導一體化等設施能級,加強區塊鏈芯片、操作系統等創新和6G、太赫茲、量子通信等關鍵技術應用。建設物聯數通的新型感知體系,深化新型城域物聯專網布局,發展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能管網、智能電網,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上海)體系建設。建設高效協同的算力體系,建設“E級”超算載體、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因地制宜部署邊緣計算資源池,對接“東數西算”國家戰略,建設樞紐型算力調度平臺。到2025年,算力總規模較“十三五”期末翻兩番。
(十八)強化數據安全保障。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制定重要數據目錄,嚴格實施個人信息保護。建立數據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提升安全事件處置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發展數據安全產業,推動數據識別、質量管控、血緣分析等技術創新,加快隱私計算、密碼等產品研發和解決方案應用,培育數據安全規劃咨詢等第三方機構。創新可信流通服務,完善平臺架構,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流通環境。
(十九)優化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產融精準對接,支持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和數據企業深度對接,推動數據賦能供應鏈金融、質量保險等金融創新。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打造數據領域專業人才繼續教育基地,培養兼具專業能力和數據素養的復合型人才。推動功能型平臺建設,打造大數據測試認證平臺、關鍵共性技術綜合測試平臺,支持建設大數據開源平臺和社區,構建數據要素專業服務體系。
(二十)加強標準規范引領。貫徹落實數據領域國家標準,研制分類分級、交易合規、資產化、數字信任等標準規范和行業導則,優化大數據產業測算方法。推動標準試點示范,鼓勵數據領域先進標準申報“上海標準”和標準創新貢獻獎,引導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到2025年,新增發布50項數據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形成6項“上海標準”。
八、構建全方位保障體系
(二十一)完善組織推進機制。依托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推進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組織協同聯動,推廣首席數據官制度。鼓勵各區、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一區一特色”“一業一方案”的要求,形成符合各自數據要素產業實踐的主攻方向和特色品牌,打造一批標桿企業、推出一批特色政策。
(二十二)優化發展政策環境。落實國家數據基礎制度,深化《上海市數據條例》有關配套政策,依托浦東新區法規立法權限,研究出臺數據流通交易專項法規,探索數據資產化和會計處理的實施路徑。統籌市、區相關專項資金,對數據關鍵技術、核心產品、優秀數商、數據貫標企業、標桿場景等予以支持。支持各類主體通過上海數據交易所采購數據產品,符合條件的可按照規定享受研發費用稅收加計扣除政策。建立數據交易服務費“免申即享”補貼機制,探索數據產品和服務首購首用獎勵。
(二十三)深化開放合作。充分發揮上海—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滬港合作等機制作用,加強上海數據交易所全球推介,支持建設亞洲數據要素市場研究院,積極參與數據流動、數據安全、認證評估、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標準研制。持續辦好全球數商大會。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開展國際間電子發票互操作、產品編碼識別和企業數字身份互認。深化部市合作,貫徹落實國家規劃并開展試點,共建一批樞紐型、網絡化、功能性載體和項目,辦好“SODA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臺。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