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展會報道】9月2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圓滿落幕。此次工博會以“碳循新工業 數聚新經濟”為主題,于9月19日在上海舉行,為期五天,吸引了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家企業參展,涵蓋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現場將發布近千項新產品、新技術。
在本屆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上,國內外機器人“大比武”,中國機器人企業強勢登陸,攻克多項“卡脖子”研發難題,突破技術瓶頸,展現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和應用場景拓展成效,展現出了“中國制造”的高含金量。
在僅有0.3到0.4毫米的生蛋殼上雕刻字形、圖案,在拼圖比賽中用速度“碾壓”一眾挑戰者……這些在過去需要人類、甚至能工巧匠才能勝任的“絕技”,在工博會現場的機器人都可以熟練完成。新科學技術將很多不可能變為可能,今天,小編就帶你回顧工博會上的機器人展區,一起去感覺一下機器人展區的魅力!
機器人領域,新品就達320項,中外企業同臺競技,ABB、發那科、庫卡和安川電機四大機器人巨頭再次集體亮相,并帶來一系列重磅新品。ABB推出全球首發的自動路徑規劃軟件OptiFact和教育機器人IRB 1090,并首次展示協作機器人GoFa 10和12;國產機器人企業也頻頻發力,節卡機器人發布了2.5D視覺定位技術,該技術的精度可達0.2mm;新興品牌捷勃特也發布了首款協作機器人,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可覆蓋6軸多關節機器人、SCARA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三大產品線的廠商之一。再來具體看一下都有哪些企業帶來了怎樣的“科技與狠活”呢?
聯想把晨星機器人帶到了工博會,這套人機協同遠程噴漆系統可以做到握住手柄轉動,機器人也會跟著進行相應操作。作為“手腳眼腦”一體的復雜機器人系統,除自主工作模式外,還可以支持人機協同模式,其遠程現場還原技術、遙操作技術和自然示教技術,可用于小批量工件噴涂、危化品處理、核廢料處理、帶電作業等場景。
傲鯊智能帶來了MAPS-E上肢外骨骼機器人、BES-HV腰部外骨骼人、BES-Ultra全身外骨骼機器人等自主研發產品。同時也與國際公司合作帶來全球最輕的無動力商用上身外骨骼荷蘭Skelex 360-XFR的總重量僅2.5kg,此次“杭州亞運會物流中心”投入了外骨骼機器人在物資保障中使用。
艾利特機器人帶來了“CS大家族”四大新成員:CSH系列、CSA先進系列、CSR回轉體系列和CS防爆系列,其中CSR回轉體系列協作機器人專為螺絲鎖付、涂膠、打磨、拋光、去毛刺、焊接、切割等工具輸出可自身旋轉或工具輸出為回轉體的應用而優化的機型,在針對細致的制造環節,顯示出了更張弛有度、更靈活自如。
配天機器人攜新一代機器人智能控制引擎 ReLink- Motion亮相工博會,同時也帶來了配天新一代機器人智能控制引擎 ReaLink-Motion,該引擎基于配天機器人ReaLink大模型系統通過人類行為模擬、數據引擎驅動技術,習得高動態特性的控制策略。在快變復雜的機器人打乒乓球場景中利用AI技術把“手眼”配合做到極致,全新的AI控制引擎時刻模擬學習與訓練場景,自學習的特性配合簡單的機器視覺跟蹤。
達明機器人攜新品TM AI Cobot S系列以及眾多創新應用解決方案強勢回歸,煥新亮相。TM AI Cobot S系列產品線新增TM25S,負載提升至25公斤,可應對更多大型工件取放應用。與市場上其他 25 公斤級協作型機器人相比,除自身重量比較輕以外,還具有更長的臂展范圍。達明機器人內建視覺系統搭配外部 3D 相機,結合 3D 及 AI 智慧辨識技術,實時偵測混箱卸棧中箱體大小與位置信息,無需事先指定棧型,可隨意擺放,也可應付傾斜、緊貼或具有膠帶包覆等復雜情況。
天機主要帶來了七軸力控協作機器人Grace 7 Pro和高性價比6軸無力控協作機器人兩款新品。天機Grace 7 Pro使用自研高精度關節力傳感器,高精度、高剛性、高穩定性三“劍”合一,能夠很好滿足協作工業場景。Grace 7 Pro全面優化設計降低串擾,極大提高了數據準確度,綜合精確度提升到0.2%FS以內。產品采用特殊不銹鋼基材與結構設計,扭轉剛性是行業同規格的1.5倍,使得大負載力控協作機器人成為了可能,同樣運動精度下,機器人速度可以進一步提升。采用半導體敏感材料和微熔工藝技術,徹底擺脫了傳統樹脂粘接工藝帶來的老化、蠕變與遲滯的影響,提供極佳的滿量程和零點穩定性。
浙江欣奕華在展會現場,展示了得SIBOT系列復合機器人。從外觀到內在、從頂層架構到每一個零部件、從每一根線纜的布局到每一個端子的選型,技術不斷迭代加持一絲不茍的精心打造,讓欣奕華SIBOT系列移動復合機器人核心優勢盡顯。
未來,工博會機器人展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引領技術的前沿潮流,推動“機器人+”應用的落地推廣,助力機器人行業創造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