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觀察】“無證明”是指群眾和企業在省內辦理業務需要提供證明、證照時,可通過告知承諾、電子證照、數據共享、網上開具或幫辦代辦等方式,無需本人本單位再自行開具、出示或提交相關證照、證明材料。
在本文中,小編收集相關資料并對“無證明”城市做了應用案例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泰安:“無證明”智慧景區,讓旅程暢通無憂
“無證明景區”建設是落實山東省“無證明之省”、泰安市“無證明城市”部署要求的具體措施,泰安市大數據中心依托泰安市電子證照平臺身份證信息數據創新開發“景區碼”,和泰山景區票務系統對接,通過愛山東APP上架“景區碼”功能,通過人臉比對后即可生成“景區碼”,實現免實體身份證掃碼檢票,即可快速入園。
在省、市大數據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泰山景區票務系統與國辦提供的接口雙向對接,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融合共享,學籍信息線上核驗。推出“老年關懷版”購票模式,通過大數據分析,系統自動對60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門票政策,老年游客無需現場出示優待證,切實解決了老年人購票過程中的難點與堵點。
濟寧:數據賦能便民生 無證明讓漁民少跑腿
微山縣大力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在推行電子身份證、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公章應用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應用場景,結合地域實際,創新服務方式,擴大服務人群,開出全省首張“漁家船過閘證明”,不斷深化“無證明”辦事服務,提升群眾辦事出行便捷度。近年來,微山縣全流程推行電子證照證明應用,聚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線上申報信息填寫過多、線下辦事流程繁瑣,村民進村過河路途不方便等突出問題,實施數字賦能提檔、線上線下融合、應用場景拓展和群眾體驗優化聯合行動,將線上線下服務進一步提質升級,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無證明城市”辦事服務窗口,通過濟寧市“無證明城市”服務平臺,為群眾開具所需電子證照證明,減少紙質材料提交,優化群眾辦事流程,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濰坊:高質量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發布“免證辦”事項萬余項
近年來,濰坊的“無證明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證明事項更加精準。10月8日,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濰坊“無證明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去年9月,濰坊全面鋪開“無證明城市”建設工作,先后制定《濰坊市“無證明城市”建設百日攻堅行動方案》《全市“無證明城市”建設提質擴面2023行動計劃》,梳理明確了11037項“免提交”事項證照證明,并于今年重點開展了“無證明辦事”宣傳推廣行動等“十大行動”,濰坊市正逐步構建起全域覆蓋、場景豐富、便捷高效、安全規范的“無證明”應用體系。
長沙:持續優化政務服務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近年來,長沙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全省一流、全國先進”目標,持續優化營商政務環境,推動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務服務,推動“一件事一次辦”“無證明城市”“跨域通辦”及政務服務四大改革升級,精心打造“幸福長沙、網辦到家”政務服務品牌,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2023年,在國務院電子政務辦發布的《2022年度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中,長沙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由“高”組別提升至“非常高”組別;第十七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以及十七屆全國政務大會專題推介長沙政務服務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工作經驗。
婁底:打造“無證明城市”建設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
婁底積極探索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建設經驗入選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數字化創新應用案例。今年以來,婁底加快“無證明城市”建設,實現證明材料大幅精簡、電子證明廣泛應用,推動“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轉變。通過組織各級各部門聯動,梳理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所需提供的證照證明材料,形成“無證明城市”證明事項清單;升級改造電子證照庫,同步歸集各類電子證明材料,實現數據復用;聯通電子證照庫、受理審批系統、電子印章、身份認證體系,實現系統內部的數據共享、告知承諾、協查核驗、在線開具等功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