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2023年12月24日下午,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主辦、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應用評測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協辦的“2024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人工智能伙伴分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出席會議并致辭。
余曉暉指出,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席卷全球,呈現出三個方面的態勢,一是通用人工智能前景初步呈現,二是人工智能融合應用不斷提速,三是人工智能治理共識正在形成。中國信通院多年來不斷加強人工智能研究,全方位支撐國家頂層設計,體系化布局能力建設,承建國家級創新平臺載體,深入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協作大網絡。
會上,“CAICT人工智能伙伴計劃”啟動,中國信通院副院長、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魏亮與20家合作伙伴的領導,共同參與啟動儀式。未來,中國信通院將與合作伙伴緊密攜手,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在政策研究、標準制定、開放共享、行業賦能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不斷深化已有合作,拓寬新的合作空間,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在成果發布環節,中國信通院與北京智源研究院、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發布聯合發布了大模型評測體系,暨“方升”大模型基準測試體系。首期合作伙伴包括首都之窗、國家電網、天津大學、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研究院、東方財富、華為、甲骨易、海天瑞聲。“方升”體系涵蓋測試指標、測試方法、測試數據集、測試工具等內容,目前已經形成首個《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基準測試-總體技術要求》標準。測試指標重點強化行業和場景導向的能力的考查,首次提出了自適應動態測試方法,測試數據超過百萬條,并首次推出面向行業、通用、應用、安全的評測數據集6個。該體系是“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應用評測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的一項重要成果。下一步,重點實驗室將圍繞測試新場景、高質量數據集和先進評測技術開展深入研究,并持續招募“方升”體系合作伙伴。
會議還發布了“人工智能風險管理體系”“大模型落地路線圖框架”和“2023大模型數據資源地圖和治理路徑”等成果。其中,“人工智能風險管理體系”提出了“風險管理”與“流程管理”深度融合的風險治理方案;“大模型落地路線圖框架”結合落地關鍵問題和行業實踐經驗,按現狀診斷、能力建設、應用服務、運營管理四個階段,提出落地建議。“2023大模型數據資源地圖和治理路徑”由中國信通院牽頭,聯合中國聯通、交通銀行、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40余家單位共同編制,為高質量訓練數據集的獲取和治理提供參考。
圓桌討論環節,會議設置了3場關于人工智能熱點議題的對話。其中, “AI軟硬件協同發展之道”議題,邀請了來自百度、阿里云、華為戰略研究院、曙光、摩爾線程的領導專家參與討論。各位專家指出,大模型時代對于軟硬件本身及協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端到端的軟硬件能力評價及軟硬件協同路徑應成為現階段學術界、產業界共同研討的重點。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也即將推出人工智能軟硬件基準測評體系AISHPerf,實現面向端到端的軟硬件及系統的多維度能力測評,客觀評估軟硬件各層級協同優化水平,推動訓推系統整體能力提升。
“AI大模型高效落地之路”議題,邀請了來自智源研究院、中國移動研究院、華為、硅動科技、科大訊飛、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的領導專家參與討論,與會專家分享了各自大模型在基礎軟硬件環境、數據集準備、應用部署、管理運維等方面遇到的突出問題和解決方案,并從各自的工作角度出發,針對大模型的成熟應用場景展開討論,預測未來可能會出現新的產業機會。其中,“Agent”作為2023年大模型的熱詞,與會專家也進行了深入探討,相信“Agent”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發展,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影響。
“AI安全發展實踐之策”議題,邀請了來自360智腦、螞蟻集團、新華三數字中國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學、阿里研究院的領導專家參與討論,圍繞人工智能數據安全、模型安全、內容安全、科技倫理等方面的現實威脅展開討論,專家學者就切實解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問題的前瞻研究、治理路徑、技術工具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一致認為開展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要從文化制度和管理理念為起點進行深化,構建與技術研發、業務運轉相匹配的安全治理管理體系,提升以內生安全為核心的管理能力和人員素養,由產學研各方就安全能力建設、安全標準規范等形成合力,以期共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跨界合作、信息共享、風險管控的實現方案,探索符合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安全發展的最佳路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