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近日,首屆數字教育與數字教研共同體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舉行了全國首個數字教研共同體成立儀式,發布了《數字教研共同體北京共識》。共同體將致力于促進個性化學習,實現因材施教,推動數字教育教學研究,優化教育教學管理,拓展交流合作。
數字交互課程是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為學生提供互動式、參與式、沉浸式的學習體驗的課程,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共同建設。“數字教研室”是數字教育教學研究的新型組織形式,是數字技術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最小專業化單元。數字教研共同體由具有共同教育價值愿景,具備主動研究探索、共建共創共享精神的先行者組建而成。
數字教育是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產物,提供了全新的教育場域。數字教育不僅可以拓展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還可以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不少地區深入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以提升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服務水平為著力點,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努力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數字資源規模化應用,通過搭建服務于日常教學的教師備授課系統,為廣西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提供數字教材閱讀、備授課等服務。提供基礎性、科學性、權威性的數字教材及其配套資源,數字教材及資源覆蓋了小學、初中主要學科和學段。
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二中學高一的數學課上,學生打開自己的橙色“智慧筆盒”,點陣筆,開始解題。這些點陣筆,在筆尖處設有高清攝像頭,可以隨時記錄筆尖移動軌跡。作業本的每頁都印著淺灰色的圓點,這些圓點就是讓普通紙張完成數字化轉換的利器——點陣碼。“學生運算時,筆尖處的攝像頭會識別紙張上的點陣碼并進行定位,實時記錄書寫痕跡,通過‘智慧筆盒’將書寫數據上傳至教師的終端設備,便于教師實時查看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答完題后,系統會自動統計正確率。
濟南市教育數字化轉型已經初見成效:全市中小學數字校園達標率100%,網絡學習空間師生注冊率達100%,市-縣-校三級智慧云服務體系搭建完成,數字化教學應用累計訪問1.15億余次,活躍用戶數達86.31萬人,數以千萬計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實現全域共享。目前,濟南市已經初步實現了教育數字基建設施化、資源供給多元化、教與學模式特色化,以教育數字化轉型扎實推進服務效能“破圈”“跨界”“出彩”,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3年,渭南市臨渭區引進“愛種子”智慧教育平臺項目。“愛種子”智慧教育平臺基于教學終端和大數據技術,實時采集教學數據,即時分析和反饋,凸顯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與學習反饋數據可視化。
教育是國之大計,強國必先強教。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教育數字化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系統化學習方案。未來,應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創新,不斷為中國的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