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wǎng)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wǎng)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tǒng)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tǒng) 其它智慧基建產(chǎn)品
深圳市威奧視達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3634發(fā)布時間:2011-9-7
威奧視達紅外攝像機
拼音:hongwaishexiangji英語:Infraredcamera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按波長從長到短排列,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其中紅光的波長范圍為0.62~0.76μm;紫光的波長范圍為0.38~0.46μm。(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等),紅外夜視,就是在夜視狀態(tài)下,數(shù)碼攝像機會發(fā)出人們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光線去照亮被拍攝的物體,關掉紅外濾光鏡,不再阻擋紅外線進入CCD,紅外線經(jīng)物體反射后進入鏡頭進行成像,這時我們所看到的是由紅外線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見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時可拍攝到黑暗環(huán)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詳細產(chǎn)品圖和外觀如圖:紅外線攝像機的原理特性及其選擇與使用,在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中,過去很少應用紅外燈,但由于現(xiàn)今社會*比率不斷增加,紅外線在夜間監(jiān)視所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不僅金庫、油庫、軍械庫、圖書文獻庫、文物部門、監(jiān)獄等重要部門采用,而且也在一般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都被采用。甚至居民小區(qū)電視監(jiān)控工程也應用了紅外線攝像機。這說明人們對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的要求愈來愈規(guī)范、愈來愈高。對重要的場所越來越要求做到24小時連續(xù)監(jiān)控,實現(xiàn)夜視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規(guī)的可見光照明,但此法不僅不能隱蔽,反而更加暴露監(jiān)控目標。隱蔽的夜視監(jiān)控,目前都是采用紅外攝像技術。紅外攝像技術分為被動紅外攝像技術和主動紅外攝像技術。被動紅外攝像技術是利用任何物體在零度(一273℃)以上都有紅外光發(fā)射的原理。由于人的身體和發(fā)熱物體發(fā)出的紅外光較強,其它非發(fā)熱物體發(fā)出的紅光很微弱,因此,利用特殊的紅外攝像機就可以實現(xiàn)夜間監(jiān)控。被動紅外攝像技術由于設備造價高且不能反映周圍環(huán)境狀況,因此在夜視系統(tǒng)中不被采用。主動紅外攝像技術是利用特制的"紅外燈"人為產(chǎn)生紅外輻射,產(chǎn)生人眼看不見而普通攝像機能捕捉到的紅外光,輻射"照明"景物和環(huán)境,利用普通低照度CCD黑白攝像機或使用"白天彩色夜間自動變黑白"的攝像機或"紅外低照度彩色攝像機"去感受周圍環(huán)境反射回來的紅外光,從而實現(xiàn)夜視功能。
紅外線攝像機原理特性:光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區(qū)間從幾個納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人眼可見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稱其為可見光,可見光的波長范圍為380nm~780nm,可見光波長由長到短分為紅、橙、黃、綠、青、蘭、紫光,波長比紫光短的稱為紫外光,波長比紅外光長的稱為紅外光。通常人們將紅外光劃分為近、中、遠紅外三部分。近紅外指波長為0.75~3.0微米;中紅外指波長為3.0~20微米;遠紅外則指波長為20~1000微米
演變
俗語說有需求便會有市場,很快市場上便出現(xiàn)了專業(yè)提供850NM和940NM波長紅外燈的供應商。當時這臺芯片還是CMOS黑白的,紅外燈板上也沒有加上光敏電阻,一通電便LED全部開啟,至于紅外燈每天24小時開啟,到底它能堅持使用多久,讀者都能想象得到。光敏電阻的應用,很快解決了紅外攝像機的這一問題,紅外燈可以根據(jù)環(huán)境光線的明暗照度而決定是否開啟,這一應用將當時紅外攝像機的壽命提高了一大半,這也是zui早的“日夜兩用紅外攝像機”。關于紅外攝像機的演變,就要追溯到紅外攝像機的起源,zui早出現(xiàn)的E-2001紅外攝像機采用了12顆遙控器的紅外燈,至于發(fā)出紅外波長是多少,當時并不知道,當彩色CCD芯片面世后,紅外攝像機面臨了又一次的問題。白天嚴重偏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在CCD上應用起了濾光片,專業(yè)術語叫(ICF),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濾除紅外線和修整光線,當時的濾光片只能讓波長(380NM-780NM)的可見光進入,白天偏色的問題解決了,但晚上卻無法接收到紅外線,攝像機晚上就無法工作了了。
于是有人開始在濾光片上做文章,讓濾光片既能接收某一波長的紅外線,又能濾除大部分紅外線,這其實也是“關大門開小窗”的做法,有需求便會有市場,市面上出現(xiàn)了專讓波長850NM~940NM紅外線進入了濾光片,時稱“雙通濾光片”,雙通濾光片往CCD上一粘,白天偏色不是很嚴重,晚上也能接收紅外線,這種做法在“紅界”廣為流傳,大家也將之稱為“紅外一體機”,目前市場上主要流通和應用的也是這種紅外攝像機。“紅外一體機”由于白天也能讓波長850NM~940NM的紅外線進入,而一旦有紅外線進入時,就會引起DSP運算錯誤,這就決定了紅外一體機一定會偏色,只是比之前較輕而已。當然,也有部分廠家具備調整芯片內部RGB色調的能力,以此來彌補DSP的運算錯誤。然而,冷曖色調也是“眾目難調”,生產(chǎn)廠家只是將顏色處理得相對真實一點,事實上,“紅外一體機”在偏色問題處理上,只是治標不治本。何使得攝像機白天不偏色,晚上又能清晰接收紅外線呢?很多安防企業(yè)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于是彩色日夜兩用型攝像機應運而生。這種攝像機多加了一個機械裝置,白天加上濾光片,晚上將之移除,換上普通的玻璃片來修整光線,就像給CCD戴上了太陽眼鏡,也極像一個戴著老花眼鏡的,在閱文寫字時,目光是經(jīng)過眼鏡的,但在看人時,卻是從鏡框的上方射出目光,這也是“IRCUT”紅外攝像機的雛形。由于機械裝置的耐磨性并不是很高,并且在傍晚時分,紅外燈開啟的臨界狀態(tài)時,人們總能從攝像機內部聽出不斷的“咔嚓咔嚓”聲音,再好的原料也頂不住這樣日夜的磨損,當很多攝像機鏡片切換不了時,就又回到了白天嚴重偏色或是晚上不能看到圖像的原始問題。后來的“IRCUT”攝像機經(jīng)過電磁開關、繼電器開關等的改良,但皆因其機械精密程度,甚至導致要改變掉濾光片的厚度,盡管在偏色問題上“IRCUT”攝像機作出過貢獻,但其到目前還是無法占領市場。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種紅外攝像機可以做到顏色逼真,用專業(yè)術語講叫色彩還原度高,這就是“雙CCD紅外攝像機”。雙CCD紅外攝像機,顧名思義有兩個CCD板,其實也便是兩臺攝像機組合在一個外殼內,并且有兩個單獨的攝像頭,雙CCD紅外攝像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只是兩臺攝像機拼合在同一個外殼內,利用一個光敏電阻進行切換,白天所用的一個CCD上粘有*濾除紅外線的濾光片,晚上開啟的那臺沒有濾光片,只是普通玻璃片修整光線,它的原理等同于“IRCUT”,只是用光電轉換代替了機械切換。同時,兩臺攝像機在一塊輪流上崗,一個白班,一個晚班,能夠延長攝像機的使用壽命。
隨著市場的推廣,雙CCD紅外攝像機的問題也隨之明顯。首先,光線照度在光敏電阻設定的照度時,紅外燈在臨界點上會不停地開啟和閃爍,而電流的切換和開啟另一個CCD板成像還有幾微秒的時間差,因此,在傍晚時分,光線照度處于臨界點的幾分鐘內,這種攝像機會不停地聽到電流“嘀嗒”切換聲,嚴重時會引起沒有畫面。針對這個問題,三辰科技在雙CCD紅外攝像機上加上一個延時電路,當接受到光線變化后,延時3秒鐘再進行切換,可以消除這種現(xiàn)象,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因光線變化不停切換的問題。但據(jù)筆者研究,至目前為止,雙CCD紅外攝像機至少還存在一個的問題。因為兩個CCD主管的鏡頭處于同一平面,之間所照攝角度和范圍存在區(qū)別,因此,顯示器上成像的監(jiān)控場所是有分別的,只是很多使用者沒有留意罷了!當然,紅外攝像機是否會出現(xiàn)新的技術進步?又是否會有替代品的產(chǎn)生?在科技更新?lián)Q代的今天,沒有人能準確地預測。
光源
紅外光源關系到攝像機的壽命和距離,在此我粗略講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一般來說,紅外燈輻射功率與正向工作電流成正比,但在接近正向電流的zui大額定值時,器件的溫度因電流的熱耗而上升,使光發(fā)射功率下降。紅外二極管電流過小,將影響其輻射功率的發(fā)揮,但工作電流過大將影響其壽命,甚至使紅外二極管燒毀。當電壓越過正向閾值電壓(約0.8V左右)電流開始流動,而且是一很陡直的曲線,表明其工作電流要求十分敏感。因此要求工作電流準確、穩(wěn)定,否則影響輻射功率的發(fā)揮及其可靠性。輻射功率隨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包括其本身的發(fā)熱所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溫度升高)會使其輻射功率下降。紅外燈特別是遠距離紅外燈,熱耗是設計和選擇時應注意的問題。紅外攝像機所用的紅外光源,是紅外攝像機的核心部件,因為其直接關系到紅外攝像機的壽命和距離兩大軟肋。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類別,一種是傳統(tǒng)的圓珠LED燈,在紅外起源中講到的遙控器,其主要部件就是這種能發(fā)紅外線的二極管,業(yè)界稱之為紅外燈,專業(yè)術語叫(LED),也是比較傳統(tǒng)和常用的一種紅外光源;另一種便是兩年前風靡一時的“陣列式”紅外光源,“陣列式”紅外的原理,是將諸多發(fā)光芯片加以集成,光電轉化效率比普通的要高,普通的LED的光電轉換率是10%,而“陣列式”紅外攝像機的光電轉換率可提升到25%以上。
紅外燈的亮度,取決于紅外燈本身的晶片功率和通過的電流,并不是取決于紅外燈本身的體積大小或是封裝膠體的顏色,很多人誤解為紅外燈體積大,便功率大,還有人誤解說“藍燈”比“白燈”好,這些都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但紅外燈廠家通常會將功率大的晶片在封裝時將外觀體積做大,這倒是真的。市場上質量較好的紅外燈的晶片,大多是來自中國臺灣,常見的晶片有“鼎元”和“光磊”兩種。晶片本身具有不同的功率,用常見的有10mil、12mil、14mil、16mil、24mil等種類。同樣晶片的功率,紅外燈亮度與電流的大小也成正比,但對燈的損耗會加大。例如:同樣是14mil的晶片,紅外燈在通過50毫安電流時,會比35毫安電流更亮,當然對燈的損耗大,衰減也快,但當前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人在組裝紅外攝像機時都是采用這種讓“飲鴆止渴”的辦法,很多消費者一時也很難分辨,以為攝像機晚上紅外燈越亮越好。同樣的電流下,晶片的功率大小與紅外燈亮度也成正比。例如在同樣是50毫安的電流下,24mil的晶片會比12mil晶片更亮,這種方法可以保證紅外燈的亮度,同時也可保證紅外燈的壽命,但成本也高,少數(shù)廠家會這樣去用。據(jù)了解,三辰科技在紅外燈應用上特別有講究,如在同樣是Φ8MM的紅外燈上,同行大多是采用12mil和14mil的晶片,三辰的則是16mil,這就出現(xiàn)了同款式紅外攝像機上,紅外燈外大小和個數(shù)一樣的情況下攝像機會顯得更清晰和使用壽命更長的關鍵。LED發(fā)光二級管:
這種的應用比較廣泛,單管壽命很長,但管子多了,電流就大了,熱量上去了,壽命就會縮短。同時,大電流還會有引起火災的隱患。但是,這些弊端是可以避免的。LED類紅外燈產(chǎn)品分為有紅爆和無紅爆兩類。(1)有紅爆產(chǎn)品使用波長為850nm的紅外led發(fā)射管,使用中,近距離觀察,紅外燈會發(fā)出暗紅色的光。(2)而無紅爆產(chǎn)品使用波長為940nm的紅外led發(fā)射管,使用中,紅外燈表面沒有任何光亮,因此更隱蔽。同一款攝像機,在850nm波長的感應度,比在940nm波長的感應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這種有輕微紅暴的紅外燈擁有更高的效率,應當做為紅外燈的。
維護技巧攝像機一般都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因此做好攝像機的維護,則可以延長攝像機的壽命和保障攝像機圖像效果的穩(wěn)定性,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應注意攝像機電壓的穩(wěn)定性,否則會影響圖像的效果,甚至導致攝像機被損壞;·經(jīng)常檢查線材是否出現(xiàn)損壞、老化現(xiàn)象,避免異常情況發(fā)生;·應盡量避免陽光或者強光長時間直射,以免造成攝像機CCD損壞;·需要經(jīng)常對攝像機進行清潔,如經(jīng)常清理攝像機的外殼表面灰塵等,盡量不打開外殼,如需要打開,則先斷電;·建立攝像機檔案,以便日后方便檢查、檢測。
來源于深圳威奧視達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網(wǎng) 設計制作,未經(jīng)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chǎn)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