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省完成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并實現聯網
閱讀:2457發布時間:2008-12-9
截至11月29日,安徽全省231個國控重點污染源、202個省控重點污染源全部完成了自動監控設備安裝并實現了與省*污染源監控中心的聯網。
安徽省*在自動監控設備安裝工作上結合實際,突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是省*組織環境監察、環境監測、環境信息等部門,制定了統一的數據和通信規范,奠定了信息交換、數據共享的基礎。
二是由于建立了統一的數據通訊中心,各市、縣可以不需要再建設各自的分中心,避免了重復建設。同時,由省*根據國家下達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標準,集中向社會公開招標全省省市兩級監控中心關鍵設備,既保證了設備質量也節省了大量開支。
三是針對以往監測系統在數據抵達時間上有相對滯后性,在數據的真實性上存在人為干擾因素,安徽省由省*統一banli數據傳輸卡,直接把所有污染源數據傳輸到省級數據通訊中心,實現全省數據集中。
四是在成功完成省市兩級污染源監控系統的基礎上,安徽省又創新開發了污染源在線查詢系統,為基層及邊遠地區環境管理部門開辟了便捷的監管窗口。同時,被監管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及時了解自己的污染排放情況。
安徽省環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把環境監察、環境信息等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全省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對提升環境執法效率、執法水平及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有很大的意義。
這位負責人說,通過對污染物進行實時、連續的在線動態監測監控,完成統一可比的數據處理、統計,準確、及時地反映污染源變化,對客觀、科學地評價、考核減排工作成效將起到重大作用。同時,有利于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執法,大大減少在環境監管、環境執法中的人為干擾因素。如在排污費征收核定管理上,自動監控數據提供及時、準確地核定數據,避免排污費核定時的爭議,有效解決長期存在的“人情收費"等問題。此外,自動監控反映的超標、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行為,環保部門和相關排污單位都能掌握有關數據,在認定違法事實時可以很容易達成共識,大大提高了環境執法工作效率和水平,為鞏固環境整治成效、集中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后督察及打擊“運動式"、“游擊式"等形形色色的環境違法行為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