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業場所,如電廠、鋼鐵、冶金、化工、煉油及其他制造業等,常用控制電纜和儀表電纜總屏蔽,主要是防衛外界電場干擾。
我國控制電纜有四個品種,*種是粘性油浸紙絕緣鉛護套控制電纜;第二種是橡皮絕緣橡皮護套非屏蔽型控制電纜;第三種是橡皮絕緣鍍錫銅線編織屏蔽橡皮護套控制電纜;第四種是橡皮絕緣鉛護套控制電纜,實際上鉛護套的主要功能是防潮或防油,此外,需要抵御外界機械應力的電纜,還要求鋼帶或鋼絲鎧裝。當時控制電纜的主要功能是連接繼電器、斷路器、輔助電機和指示燈等,包括控制和動力(小功率)。由于控制電纜本身工作電壓和電流屬于強電性質,對外界干擾的反應遲鈍,鉛護套和鍍錫銅線編織足以符合屏蔽要求,在幾十年使用中,用戶從未在屏蔽問題上提出疑問。
一部分控制電纜的用途,仍需要上述的功能,另外很多控制電纜,則轉向傳輸弱電訊號。當外界有強電干擾時,傳輸的弱電信號可能嚴重畸變,使控制系統失控,甚至破壞連接的儀器或儀表,偶然電纜本身的絕緣也發生擊穿。設計完善的控制總屏蔽結構,使保證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至于儀表電纜*屬于弱電傳輸,對于其總屏蔽層的屏蔽效應,更應加以關注。
電纜總屏蔽效應與屏蔽層參數有關,這些參數為:①金屬屏蔽層的覆蓋密度;②金屬屏蔽層的厚度;③金屬屏蔽層的縱向電阻值(以Ω/km計)。但是至今控制電纜和儀表電纜總屏蔽,只有結構上的原則規定,并沒有屏蔽效率考核指標,用戶對此常提出質疑,但電纜廠也不明確答復。
zui近上流行采用耦合測量管方法,是測量高頻衰減的相對比較方法,IEC62153-4-4標準的CouplingMeasuringTube,是近年來CATV工業領域中很普及的測量方法。理由是這種方法較大地提高了測量精度,既適用于未出廠的電纜測量,又可用于用戶的未連接設備時電纜測量。國外研究有線電視(CATV)工程系統中,同軸電纜的屏蔽效率(或稱屏蔽衰減)是一項重要的性能,多數標準規定的外屏蔽(即外導體),由一層鋁塑薄膜和一層金屬線編織組成,也有的電纜為三層屏蔽或四層屏蔽。三層屏蔽為鋁塑薄膜/金屬編織/鋁塑薄膜組成;四層屏蔽為鋁塑薄膜/金屬編織/鋁塑薄膜/金屬編織組成,顯然三層和四層屏蔽效率比標準屏蔽結構好。
三種屏蔽結構
作為控制電纜和儀表電纜,不需要與有線電視用電纜相提并論,但總屏蔽要求卻有相似之處。目前GB/T9330.1~9330.3-2008《塑料絕緣控制電》標準,規定了三種屏蔽結構:(1)代號P----銅線編制屏蔽,編織密度應不小于80%;(2)代號P2--銅帶搭蓋繞包屏蔽,銅帶厚度為0.05mm~0.10mm,可以用多層銅帶;(3)代號P3--鋁/塑復合薄膜搭蓋繞包屏蔽,薄膜厚度為0.05mm~0.10mm,在鋁/塑復合薄膜下應縱向放置一根標稱截面不小于0.2mm2的圓銅線和鍍錫圓銅線構成的引流線,移動敷設軟電纜的引流線應為多根結構的絞合軟線。對上述三種屏蔽結構的分析:P型為長期使用的傳統結構,是*的可靠結構;P2型一般情況下可滿足使用要求,但只搭蓋繞包一層0.05mm的銅帶,其實際屏蔽效應不如P型好;P3型的屏蔽效應zui差。對于要求嚴格的場合:①P型結構的編織密度可取95%~100%;②P2型結構宜采用二層方向相反的搭蓋繞包銅帶,銅帶厚度為0.10mm~0.15mm;③P3型結構不宜采用。總屏蔽的進一步改進,可借鑒市話電纜的防潮型結構。采用搭蓋縱包單面鋁塑復合帶結構,
鋁層標稱厚度為0.10mm、0.15mm、0.20mm,由于搭蓋縱包復合帶是連續的,所以不需要加引流線。根據敷設要求,搭蓋縱包單面鋁塑復合帶可以對稱型軋紋或不軋紋。也可以才用搭蓋縱包單面銅塑復合帶結構,效果更好。
在高壓架空線以下的直埋控制電纜,要求具有引導大電流的能力,所以發展了導引電纜,這是屬于一種獨立的產品,外導體類似與鋁線鎧裝的型式,可承受瞬間大電流。這也說明在特殊場合下,要求特殊屏蔽結構的配合。
電纜敷設問題注意點
①在電纜密集敷設的情況下,必需注意中壓電力電纜和低壓電力電纜的相對位置,具體來說就是中壓電力電纜不應直接壓在任何低壓電力電纜的上面,以免壓傷低壓電纜絕緣;
②控制電纜和儀表電纜,若它的位置會受到鄰近回路和設備的電氣干擾,對于不允許接受的干擾信號應降低到zui小,也就是應保持足夠的間隔距離;
③各種電力電纜的接地規定,中壓電力電纜的金屬屏蔽層,應有效的單點或多點接地,當多點接地時,金屬層的電阻,應滿足各種感應電流容量的要求,屏蔽層必須有效的與電纜終端連接;
④控制電纜和儀表電纜,屏蔽層必需保持連續性,根據儀器或設備要求,電纜金屬屏蔽層的兩端,應連接到規定的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