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士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支原體污染以及檢測
支原體是一種大小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zui小直徑0.2 um)并獨立生活的微生物,約有1%可通過濾菌器。支原體無細胞壁形態呈高度多形性,可為圓形、絲狀或梨形。
支原體形態多變,在光境下不易看清內部結構。電鏡下觀察支原體膜為三層結構,其中央有電干密度大的密集顆粒群或絲狀的中心束。支原體多吸附或散在于細胞表面和細胞之間。橫斷面與細胞微絨毛相似,但微絨毛電子密度比支原體小,且中央無顆粒群或中央束。
支原體代謝需固醇類物質、部分種類需要精氨酸、O2或葡萄糖,每一種支原體都有自身持點。多數支原體適合于偏堿條件下生存(pH7.6-8.0),對酸耐受性差。對熱比較敏感,對一般抗生素不敏感。
支原體污染細胞后,培養液可不發生混濁。多數情況下細胞病理變化輕微或不顯著,細微變化也可由于傳代、換液而緩解。因此易被忽視。但個別嚴重者,可致細胞增殖緩慢。甚至從培養器皿脫落。
為確定有無支原體污染可做如下檢酗:
①相差顯微境檢測:將細胞按種于事先放置于培養瓶內的蓋玻片上,24 h后取出,用相差油鏡觀察.支原體呈暗色微小顆粒位于細胞表面和細胞之間。
②熒光染色法:熒光染色用能與DNA特異性結合的熒光染料Hoechst 33258,可使支原體內含有的DNA著色,染色后用熒光顯微鏡觀察。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將細胞接種蓋玻片上,在細胞未長滿前取出玻片,用不合酚紅的Hanks液漂洗一下,用1: 3醋酸甲酵固定10 min,然后用生理鹽水漂洗.置于用生理鹽水配濃度為50 pg/ml的Hoechst 33258中染色10 min。染色后用蒸溜水洗1-2 min.向細胞面滴加pH5.5磷酸緩沖液數滴,然后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鏡下支原體為散在于細胞同圍或附于細胞膜表面的亮綠色小點。
③電鏡檢查;用掃描電鏡方法簡便快速.也可以利用透射電鏡。
④DNA分子條文檢查或支原體培養等方法:檢出率高.但方法較為復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