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稱線纜
由二根對稱排列的導線組成通信回路。分高頻和低頻兩種。前者zui高傳輸頻率可達800千赫,相應為在一個回路中可開通180路;后者zui高傳輸頻率一般小于252千赫,相當于一個回路中可開通60路。對稱通信電纜的電磁場呈開放狀態,在高頻下回路的衰減和損耗較大,回路間相互干擾和外界干擾都較大,難于提高傳輸頻率和容量。
長途對稱通信電纜由不同數量和不同絕緣結構的四線組構成。四線組的常用形式為星絞組,也有的采用復對絞形式。絕緣有紙帶絕緣、紙-繩(紙帶和紙繩)絕緣、聚乙烯繩-帶絕緣、聚苯乙烯繩-帶絕緣和泡沫聚乙烯絕緣等多種。高頻長途對稱通信電纜傳輸頻率高,所以對電纜的結構性能要求較高。一般采用繩-帶絕緣的星絞四線組結構。絕緣材料常用聚苯乙烯、聚乙烯。紙帶紙繩絕緣一般用于252千赫以下的低頻對稱通信電纜。
電纜是用于市內、近郊和工礦企業等較小范圍的區域連接的對稱通信電纜,常稱市內電纜。其主要特點為對數多(zui多可達數千對,一般為數百或數十對)。由于使用頻率低,通信距離近,因此線徑較長途通信電纜細,一般為0.5毫米。電纜的線組結構有對絞組、星絞組和復對絞組3種。按其線心絕緣和護層材料可分為紙絕緣鉛護套電纜、聚乙烯絕緣組合護層電纜、油膏充填防水電纜、全塑電纜等。電纜中二根絕緣導線心按一定節距絞合成對構成一個絕緣線對。線對中二根絕緣導線心的顏色不同(一般為紅色和白色),以便接線時區分。電纜的纜心結構一般分為同心式和單位式兩種。同一層中相鄰線對的絞合節距應不相同,以減小通話時的相互影響。在每一層中都設有一個標志對(分別為藍色和白色),便于接線時辨認。在80對以上的電纜中往往置有預備線對以替換不合格線對。單位式電纜以50對或100對及相應的預備對絞合成一個基本單位,再由若干個基本單位絞合成電纜心。經干燥后擠壓上護套制成電纜。
架空敷設的電纜需用自承式,由鋼索承受整個電纜的重力。20世紀60年代以來,研制出在塑料電纜中填充油膏以防止潮氣和水分的防水型電纜。
為了提高通信電纜的防潮性、穩定性,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市內電纜中廣泛采用綜合型電纜護層。其基本類型有3種。①Alpeth:纜心外擠壓一層聚乙烯護層,再搭接地縱向包裹0.2毫米皺紋鋁帶,充以聚異丁烯絕緣復合物后外敷一層熱塑性膠粘層,zui外面擠壓一層聚乙烯護套。②Stalpeth:皺紋鋁帶外縱包一層皺紋鋼帶,外覆一層熱塑性材料,zui外層再擠壓一層聚乙烯護套。③Lepeth:纜心上包覆一層聚乙烯護套,其外敷一層粘性熱塑性材料,zui外面擠壓一層鉛管。
二、同軸線纜
由二根相互絕緣的同軸心的內外導體組成通信回路(同軸對),再由一個或多個同軸對絞合而成。同軸電纜多用作長途通信干線,開通多路載波通信或傳輸電視節目,也用作率的數據信息傳輸。
同軸對中兩導體*同心,在外導體以外不存在電磁場。因此,傳輸信號的衰減以及各同軸對之間的相互干擾小,抗外界干擾的性能也高于對稱電纜。它的傳輸頻率可達10~100兆赫以上。同軸通信電纜的型號根據同軸對的尺寸劃分,有微同軸電纜內導體直徑n/外導體直徑D為0.6mm/2mm、0.9mm/3.2mm等)、小同軸電纜(n/D=1.2mm/4.4mm等)、中同軸電纜(n/D=2.6mm/9.5mm等)、大同軸電纜(n/D=5mm/18mm、11mm/41mm等)。
同軸通信電纜中同軸對的內導體為銅,斷面為圓柱形,實心。為提高機械強度(例如作海底電纜時),也有采用鋼心銅外層的雙金屬內導體。外導體一般用銅帶制成,常用形式有皺邊式、壓痕式、鎖齒式等。外導體需柔順性好,穩定性高,加工工藝簡單。同軸對內外導體的絕緣應具有低的介電系數和低的介質損耗,還應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以支撐外導體,使其與內導體保持同心。 為消除同軸對不*同心而在同軸對間產生干擾,外導體上需包覆屏蔽層,然后再絞合成纜。屏蔽層多為雙層繞包鋼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