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水細胞染色體制備
在惡性腫瘤的胸腹水中有大量的分裂期細胞,其中多以非整倍體細胞存在,并含有各種標記染色體。
1、實驗材料:
2.5%碘精、75%酒精、無菌棉球、鑷子20-22號無菌腰穿包、50ml離心管、秋水仙素、KCL、甲醇、冰乙酸、載玻片等。
2、操作過程
采樣:選擇有胸或腹水患者,在無菌條件下,輕腹穿刺或于手術取胸或腹水20-50ml;
培養:立即加入秋水仙素培養,zui終濃度為0.02-0.04ug/ml胸腹水,置37℃培養箱內4-6小時;
低滲及后期制作羊水細胞。
細胞融合實驗
實驗原理: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細胞合并成一個雙核或多核細胞的現象稱為細胞融合,也稱細胞雜交,在自然情況下的受精過程即屬這種現象。
誘導細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誘導融合,化學融合劑誘導融合和電融合。
1. 病毒誘導融合:有許多種類的病毒能介導細胞融合,zui常用的是滅活的仙臺病毒(HVJ),為RNA病毒。病毒誘導細胞融合的過程有:首先是細胞表面吸附許多病毒粒子,接著細胞發生凝集,幾分鐘至幾十分鐘后,病毒粒子從細胞表面消失,而就在這個部位鄰接的細胞的細胞膜融合,胞漿相互交流,zui后形成融合細胞。
2. 化學融合劑誘導融合:化學融合劑主要有脂肪酸衍生物、脂質體、鈣離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性蛋白質和多肽,其中zui常用的是聚已二醇(PEG)。PEG用于細胞融合至少有兩方面的作用:①可促使細胞凝結;②破壞互相接觸處的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從而使相互接觸的細胞膜之間發生融合,進而細胞質溝通,形成一個打的雙核或多核融合細胞。
3. 電融合:是指細胞在電場中極化成偶極子,并沿著電力線排列成串,然后用高強度、短時程的電脈沖擊穿細胞膜而導致細胞融合。
細胞融合技術在基因定位、基因表達產物、腫瘤診斷核治療、生物新品種培育及單克隆抗體技術等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單克隆抗體技術就是通過細胞融合技術發展起來的,在生命科學研究核應用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
實 驗 操 作
1.在公雞翼下靜脈抽取2ml雞血,加入盛有8ml的Alsever液中,使血液與Alsever液的的比例達1∶4,混勻后可在冰箱中存放一周;
2.取此儲存雞血0.2ml加入0.8ml的0.85%生理鹽水,充分混勻,1500r/min離心5min,棄去上清,加入1ml的0.85%生理鹽水,重復上述條件離心兩次。zui后棄去上清,加GKN液0.8ml,離心;
3.棄去上清,加入0.3ml的GKN溶液,制成細胞懸液;(也可以用血球計數板計數,用GKN液將其調整為106個/ml);
4.取以上細胞懸液0.2ml放入1ml的EP管中,然后放入37℃水浴中預熱,同時將50%PEG液一并預熱20min;
5.20min后將0.2ml的50%PEG溶液逐滴沿離心管壁加入到0.2ml細胞懸液中,邊加邊搖勻,然后放入37℃水浴中保溫20min;
6.20min后,加入GKN溶液1ml,靜止于水浴中20min左右;
7.1500r/min離心5min,棄去上清,加GKN溶液再離心1次;
8.棄去上清,加入GKN液少許,混勻,取少量懸浮于載玻片上,加入詹納斯綠染液,用牙簽混勻,3min蓋上蓋玻片,觀察細胞融合情況。
相關實驗溶液的配制
Alsever溶液:葡萄糖2.05g,檸檬酸鈉0.80g,NaCl 0.42g,溶于100ml雙蒸水中。
GKN溶液:NaCl 8g,KCl 0.4g,Na2HPO4·2H2O 1.77g,NaH2PO4·H2O 0.69g,葡萄糖2g,酚紅0.01g,溶于1000ml水中。
50%PEG溶液:稱取一定量的PEG(WM=4000)放入燒杯中,沸水浴加熱,使之熔化,待冷卻至50℃時,加入等體積預熱至50℃的GKN溶液,混勻,置37備用。